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曾静(1679-1735),湖南永兴县人,因应试不第,闭门读书,受清初著名思想家吕留良反清思想的影响很大。雍正六年,他派弟子张熙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称岳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后裔,劝其效法祖先起兵反清。事发,被捕。在审讯中,清世宗得知曾与其争夺皇位的皇子允禩、允禩的追随者,在各地广泛宣扬他弑父篡立、杀兄屠弟的非法行为,以及吕留良“夷夏之防”等反清思想,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危及清朝的统治。于是,他在严惩允禩等人的追随者及吕留良后人、徒弟外,对曾静、张熙等人网开一面,予以释放,并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一书,流行全国。雍正十三年(1735年)秋,高宗即位,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又宣布《大义觉迷录》为禁书,不得留传。该书四卷,卷一收录上谕二道、曾静亲口供词十三条;卷二收录上谕一道、曾静供词二十四条;卷三收录上谕五道、宽免曾静圣旨一道、曾静供词八条、张熙供词一条、内阁九卿请将曾静正法奏本、诸王大臣再疏清诛曾静题本;卷四收录上谕三道、曾静供词二条,以及曾静悔过后转而吹捧世宗和清朝统治的《归仁说》。《大义觉迷录》的内容都经过精心筛选,远没有包括曾静反清案件的全部资料。其中,清世宗对其弑父篡立、杀兄屠弟的辩解,不但苍白无力,而且是漏洞百出、欲盖弥彰。但其有关满族为华夏一员、有德者可为天下君的说法,还是正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该书最早行世的,是雍正年间内府原刻本,以及外省多种翻刻本。光绪末年,革命党人印行铅印本,由香港仁社书局出版(不分卷)。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根据中华书局藏雍正间刻本,并以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雍正间内府刻本进行复勘后,排印了《大义觉迷录》(由耿清珩标点),但不是以单行本,而是以“资料”的形式,收入《清史资料》第四辑(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中。

猜你喜欢

  • 大学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撰。辉宗字笃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引用旧说中认为恰当的,驳斥纠正其不恰当的,并多有特创。如总考中,称《大学》首章是致知之文,宋儒疑有错简,删去首

  • 乐律全书

    四十二卷。明朱载堉(1536-约1610)撰。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乃明代郑恭王朱厚焥之世子。是书于万历间进于朝。《明史·艺文志》作四十卷。考此本所载,凡书十一种,唯《律吕精义》内外篇各十卷,《律学

  • 绥中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民国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文镒字纯如,京兆人,荫生出身,曾任度支部员外郎。民国十五年(1926)任绥中知县县长。范炳勋,邑人,拔贡出身。考绥中县,原无县志。民国十五年秋,省令各县修辑志乘

  • 乾坤体义

    二卷。明利玛窦(1552-1610)撰。利玛窦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十年(1582)来中国,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万历二十九年到北京,进呈自鸣钟等物,与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周子愚

  •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

  • 签易

    一卷。明卢翰(详见《易经中说》)撰。是书以六十四卦加太极、两仪、四象、进退、离合、大小、远近等推衍为七十九数。改以竹签代蓍策,每签有辞,又各附以赞释,与方技者流以钱代蓍相类。前有张鹤鸣所撰卢翰小传及卢

  • 鸿桷斋文集初刻

    一卷。清李图(生卒年未详。)撰。李图字少白,山东掖县人。嘉庆孝廉,以保荐签发直隶知县。图雅擅篇什,此仅其文集之刊成者。图肆力于古,学养充然自得。集中计有传、论、辩、议、序、碑记、寿序、墓志铭,都凡二十

  • 在亭丛稿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 大学本文

    一卷。大学古本一卷。中庸本文一卷。清王澍撰。王澍详《禹贡谱》条。此书仿《苏评孟子》之例,取《大学》、《中庸》本文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原序加以批点,既尊古本,又尊朱子改本,自相矛盾。

  • 元诗体要

    十四卷。明宋绪编(生卒年均不详)辑。宋绪字公传,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当时被征同邑五人有宋孟岳、赵肤迪、朱德茂、张廷,书成后,都授官职,只有宋绪独自辞归。著有《元诗体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