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地理大全

地理大全

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明李国木(生卒年不详)撰。李国木,字乔伯,汉阳(今属湖北省)人。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全书分一二两集。其第一集第一、二卷为晋郭璞《葬书》;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天机素书》;第七至十卷为唐杨筠松《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第十一至十四卷为宋廖瑀《九星穴法》;第十五卷为宋蔡元定《发微论》;第十六卷为明刘基《披肝露胆经》。第十七至三十卷为《搜玄旷笔》,称遁庵古者,为李国木所撰。此书第二集第一卷为唐曾文《青囊序》,第二卷为杨筠松《青囊奥语》,第三至六卷为杨筠松《天玉经内传外编》,第七至十一卷为元刘秉忠《玉尺经》附《遁庵原经图说》,第十二至十四卷为宋赖文俊《催官篇》附《遁庵理气穴法》,第十五至十六卷为宋吴克诚《天玉经外传》、《四十八局图说》,第十七至二十五卷为《索引玄宗》,也是李国木自撰。此书凡例,其第一集专论峦头,第二集专论理气。书中所收,以多为丰,真伪并存。李国木自撰附图附说约占全书内容的一半。大都陈因旧说而不做辨证。如其关于《玉尺经》的收录,原称刘秉忠集已属传说,而李国木又标题为“陈抟著”、刘秉忠集,并作跋文称自己与师友讲论已成一帙,幸得伯温(即刘基)原本,与子注若出一揆,因为初其缺遗,仍附图说。据此,《四库提要》作者认为所谓刘基注《玉尺经》,“即国木假为之,以欺世也”。此书卷首题“李国木删定”,《四库提要》称此是李国木集诸家之书而篡改的标志。尽管清代学者对此书不甚为重,然此书搜罗广泛,实为堪舆之学的集大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人地学及风水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四库提要》据通行本将此书著录于术数类存目。现存清通行本。

猜你喜欢

  • 秘传证治要诀

    见《证治要诀》。

  • 佩韦斋辑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生卒年不详)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

  • 古文尚书考

    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谥清献。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二县知县。有善政。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 左传札记

    七卷。清钱绮(1797-1858)撰。绮字映江,号竺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好钻研《左传》,深思博考,有所心得,就写于书眉上,定为七卷,成《左传札记》。其中分总札、条札、石经札数种。论非一事、

  • 填词图谱

    六卷。《续集》二卷。清赖以邠撰。赖以邠字损庵,又字水西,号迂翁,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善写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著有《填词图谱》。本书仿明张綎《诗余图谱》之例,取唐宋人

  • 易经一谈

    无卷数。清王俶撰。王俶字善思,彭山人。其书大旨以程《传》与《本义》互相发明,不容偏废。坊本依照费、王之次序,已错乱经文。又只载有《本义》而不及《程氏易传》,注不全而解更加艰难,因此遵从朱子十二篇旧有次

  •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

  • 公子书

    三卷。明洪武中熊鼎(生卒年不详)等奉敕撰。熊鼎字伯颖,临川(今江西临川西)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洪武初历浙江佥事,分部台、温,尽迁方国珍属官悍将于江、淮间,居民始安,历山东佥事。熊鼎以强直著称于

  • 周易张氏义疏

    一卷。辑佚书,陈张讥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讥字直言,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陈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其事见《南史》本传。其作《易》义疏,《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作三十卷

  • 匏瓜录

    十卷。清芮长恤(生卒年不详)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岩尹,明亡后更今名,濑北(今江苏溧阳)人。明诸生,清经学家。自明亡后,长恤谢诸生,隐居荒野,幅巾裹发,终身不变。长恤学博而能醇,经史疑义,考证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