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二百三十二种。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辑。清乾隆时辑成的《四库全书》,最初分抄七部,分别贮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和文澜阁七处,因全书卷帙繁浩,除御敕刊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辑一百三十八种)外,全书长期未能印行。且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七部《四库全书》抄本有的已毁于战火或散失无存,于是保存古籍刊印全书的呼声日高,但都因时局动荡、财力不继,未能果行。民国二十年代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为保存珍本古籍并使能公之于世,乃选取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部分珍本印成一编,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该书经部有易类二十七种、书类三种、诗类六种、礼类三种、春秋类十二种、五经总义类五种、四书类一种、乐类一种、小学类四种。史部有编年类一种、纪事本末类二种、别史类一种、诏令奏议类二种、传记类二种,地理类三种、职官类三种、政书类二种、目录类一种、史评类二种。子部有儒家类四种、兵家类一种、医家类三种、天文算法类三种、术数类十二种、艺术类二种、谱录类一种、杂家类五种、类书类三种。集部有别集类一百零五种、总集类十种、诗文评类二种。具体书目可参阅《中国丛书综录》。现代《四库全书》已全部刊行问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只能作为一部附属小丛书供学人参阅。有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934-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其后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又陆续编印了第二至第十二集,连同别集共十三集。第二集至第十二集及别集所收具体书目可参阅原书。

猜你喜欢

  • 中复堂全集

    十种,九十七卷。清姚莹(1785-1853)撰。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福建知县等。在任台湾道时,正值鸦片战争,姚氏积极防御,曾击败英侵略军。咸丰初年任广西按察使,

  • 曹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周尚质修,李登明、谢冠纂。周尚质字典三,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贡生出身,乾隆十六年(1751)任曹州知府。李登明,郡人,曾任平鲁县知县。曹州,为古曹国,汉为定陶国济阴郡,后周始建州名。明

  • 满汉合璧朱子节要

    十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明高攀龙辑。翻译皆是旧语,故知是书为乾隆以前之人所作。原本前,有明万历三十三年壬寅高攀龙自序;又有清康熙十四年乙卯,北平朱之弼序。攀龙,字云从,一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人,少志程朱

  • 谕对录

    三十四卷。张孚敬所奉世宗密谕及其奏草。张孚敬初名璁,字秉用,永嘉(今浙江永嘉)人。正德辛巳(1521)进士,历官少师、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忠。孚敬因“大礼仪”受宠遇,嘉靖六年(1527)秉大政,备受世人

  • 闻见类纂小史

    十四卷。明魏偁(生卒年不详)撰。魏偁,字达卿,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此书十四卷,分内、外篇,其中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为世法者。外篇七,记神鬼及外国诸事。又有续篇一,皆为杂说。每篇

  • 入江巨川编

    齐召南著。齐召南,天台人,著有江道编、入汇巨川编等。《入江巨川编》小方壶斋本,目首涪江,次嘉陵江,次渠汇,次黔江,次澧水,次阮水,次湘水,交洞庭湖,次汉水,次云梦,次章水,次贡水,次赣江,次盱江,次上

  • 古书疑义举例补

    续补《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 剧谈录

    二卷。唐康骈撰,生卒年不详。《唐摭言》作唐骈,《新唐书志》及《宋史志》均作康骈。康骈字驾言,池阳(今安徽贵池)人,乾符四年登进士第,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此书成于唐乾宁二年。全书凡四十条,其中多记天宝以来

  • 让溪甲集

    四卷。《乙集》十卷。明游震得(约1551前后在世)撰。游震得,字汝潜,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由行人擢监察御使,后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兴化失守罢归,再起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