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嘉应州志

嘉应州志

①十二卷。清王之正纂修。王之正,通州人,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知州。程乡县志,自明嘉靖间县令陈应奎、教谕赖存业,始有成编,顺治、康熙间相继重修。乾隆十三年,王之正任知州,正值程乡县改嘉应州十六年,设州以来,规制大异,乃设馆纂辑州志。搜罗散轶,修补残缺,合采前志,增以近闻,取裁折衷。凡有有关土地人民政事者,考核务确,去取必当,无蹈袭。此志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十二卷,为舆地部、建置部、田赋部、官师部、选举部、人物部、艺文部、杂记部,八纲四十一目。此志特点,州志特详,四邑之志则从略,体裁与郡乘少异。②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宗焯、李庆英修,温仲和纂。吴宗焯,湖北钟祥人,附贡生,光绪十六年(1890)任知州。温仲和,字慕柳,嘉应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翰林院检讨,文学优长。乾隆间王之正纂修县志后,咸丰间县令文晟复修,之后红巾军起义与太平天国余部转战梅州一带活动,自经兵燹,板片无存,于是《文志》补乾隆十五年人物,采自阮元《广东通志》,所收寥寥无几,不少遗漏。光绪十七年(1891)吴宗焯为知州,倡议修志,于学使署开局。十八年(1892)分堡采访,二十一年(1895)局迁城西育婴堂,时采访已毕,聘潮州金山书院主讲温仲和总纂,梁诗五、饶芙裳分纂。三人皆不能驻局,稿本往来商榷,不无延迟,过四年付梓,又逾三年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此书告竣。《嘉应州志》光绪二十四年(1898)修,二十七年(1901)刻本。全书三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首、图说、沿革表、晷度附分野、气候、山川附险要、水利、物产、方言、礼俗、城池、廨署、桥渡附雨风亭、古迹附冢墓、食货、仓储附育婴堂、兵防、学校、祠祀、官师表、宦迹附谪宦寓贤、选举表、仕宦表、封赠表、人物、忠烈表、耆寿表、列女、节孝表、方外、艺文、灾祥、寇变、丛谈。此志博采卷籍及穷牍,附以己意。全篇体例完备纲举目张、考核精详。方言一卷,可证古音,前无所因,可称特创。艺文一卷,只载书目,州人著述,自宋以迄国朝传作不少,旧志艺文,只载诗文,此分缀其人其事之下,而别采书目,以成此编,以朝代为先后,书之显于世者,并注其刊行之本,此为今之目录学,记述嘉应州之书,也附于后,以供考证。寇变一门以事为纲,用纪事本末体,又以明代为次。以后志乘,多仿此例。该志只纪州事,不纪附县事。此梅县千余年来唯一记载较详的地方书。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伍心远庐补版,彭精一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彭泽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赵宗耀等修,刘树德等纂。赵宗耀,广东人,举人出身,同治二年(1863)任彭泽县知县。刘树德,岁贡出身。彭泽县志,创自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万历间,相继两修,及清修于康熙二十

  • 留留青

    六卷。明徐懋升(生卒年不详)撰。徐懋升,字玄举,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徐懋升因田艺衡所作之《留青日札》,颇为驳杂,于是对其进行删节,去其繁芜,仅存六卷,因名之曰《留留青》。书前有乔时敏所著的《田子艺

  • 秦汉碑篆文考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 青藤山人路史

    见《路史》。

  • 沅江县志

    三十卷,清唐古特修,戴安礼等纂。唐古特,曾任沅江县知县。戴安礼,曾任沅江县训导。沅志前代无从考,不知创自何时。清顺治初知县张时搜采故实,因故未竟。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顾智重新纂辑,始获成书。

  •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撰。冯椅字仪之,一作奇之,号厚斋。生卒年不详。南康都昌(江西今县)人。据《宋史·冯去非传》云,椅父家居授徒,所注《易》、《书》、《诗》、《语》、《孟》、《太极图》、《西铭辑说》、《孝经

  • 苏评孟子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 春秋平义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著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

  • 卜法详考

    四卷。清胡煦(详见《周易函书约注》)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列为多,但后世皆失传,个别存者也大都芜杂失据。此《

  • 洪范论

    一卷。宋廖偁撰。廖偁为衡山(今属湖南省)人,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进士。本书没有为《宋史·艺文志》所载录,宋以来的官、私书目,也都很少著录,只有清人朱彝尊的《经义考》载有一篇,说明此书还是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