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札记

周易札记

①三卷。明逯中立(生卒年不详)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今山东聊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由行人擢给事中,后以直言被贬为陕西按察使司知事。《明史》有本传。此书当时由于编次不当,与《两垣奏议》合为一书,故《明史·艺文志》及朱彝尊的《经义考》都不见著录。此书首为启蒙集略,次分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以下合为一卷,共为三卷。书中不载经文,只标卦名或篇名,或出己意,或采诸家,随笔记录。其论著出于己意的约占十之四、五,以义理为主,不失纯正。到“中孚”、“复”、“姤”等卦时,也采用《易纬》书中的一些说法。纵观全书,作者持论平正,没有门户之见。此书有《四库全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文渊阁本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收入。② 二卷。清杨名时(1661-1737)撰。杨名时字宾实,江苏江阴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庶吉士、顺天学正、贵州布政使、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礼部尚书,谥号文定。此编是他读易所得,前无序,后无跋,成书年月不详。观书中所引证,大概还在《周易折中》之后。杨名时原为李光地所取之士,因此其学多得自李光地。虽《说卦传》及附录启蒙之类多为推衍先天诸图,但还不至于支离破碎、牵强附会。至于他诠释经传,便纯以义理为宗,没有涉及象数,大致对对程、朱之义不随便发表异议,也不随便认同。在宋学之中,可说是笃实之作。杨名时任云南巡抚时,夏宗澜曾经向他问《易》。夏氏所作的《易》说,均为杨名时所质正,其问答皆载于夏宗澜所著《易义随笔》一书里。但夏宗澜之说,如以孤雁打更引证渐卦“御寇”之类,颇为肤廓,不如杨名时所论,尚有李光地的遗风。收入《四库全书》,有《杨氏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王荆文公集注

    八卷。清沈钦韩(1775-1831)注。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吴兴,居于苏州木渎。清史学家,文学家。嘉庆举人,授安徽宁国府训导。精史地之学,长训诂考证,也善诗文。著有《两汉书疏证》、《水经注

  • 春秋大义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

  • 七颂堂集

    十四卷。清刘体仁(1612-1677)撰。刘体仁,颖川卫(河南许昌一带)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累官吏部郎中。体仁工诗文,又善画山水。著有《识小录》(已著录),《七

  • 金陵古金石考

    一卷。明顾起元撰。顾起元,字太初,江宁(今属江苏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该书著录顾于金陵(今南京)所得古金石,按年代次序编撰,每器、石各记录所

  • 诗经字考

    二卷。清代吴东发(1747-1803)撰。吴东发字侃叔,号耕庐,又号芸父,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诸生。东发潜心经术,深于《尚书》,亦工书画,尤好金石文字。尝从钱大昕游,书室名“遵道堂”。诗文奇古,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彭比部集

    八卷。明彭辂(约1561前后在世)撰。彭辂字子殷,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以察典罢归。著有《彭比部集》。是集乃其子彭润宏所编。共八卷。焦宏称:“其于七子盛

  • 安得长者言

    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安得长者言”,本是《汉书·龚遂传》中语,陈继儒取其以为所著书之名。书首陈继儒序中称:“余少从四方名贤游,有闻辄掌录之,已复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时弋一、二

  • 随扈纪行诗存

    二卷。清蒋廷黻(约1905前后在世)撰。蒋廷黻,字盥庐,号稚鹤,浙江海宁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宣统三年(1911)授广东韶州府知府,但未赴任。此编二卷。均辛丑(19

  • 东迁后诗世次表

    一卷。清郭志正撰。志正字体吾,湖南长沙人。作者以为诗三百中平王东迁以后诸篇,后人在解说上多有歧异。是编则据诗序、郑谱、孔疏及朱子集传定诸篇之时代。依次分为平王之世、桓王之世、庄王之世、釐王之世、惠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