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顺存集、外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及其后裔的事迹。内容包括钱氏诰册、逸事、子孙在文学或仕宦方面显达者等方面。《四库提要》推测吴允嘉本姓钱,为吴越王后裔。但无证据。有稿本(现藏南京图书馆),清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及其后裔的事迹。内容包括钱氏诰册、逸事、子孙在文学或仕宦方面显达者等方面。《四库提要》推测吴允嘉本姓钱,为吴越王后裔。但无证据。有稿本(现藏南京图书馆),清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一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山东按察使。道光十七年(1837)卒,八十二岁。作《汉书刊讹》一书,他的主旨是想刊《汉书
一卷。晋范宁(339-401年)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南阳顺河(今河南淅川东)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范宁治经反对何晏、王弼之玄学,推崇儒学,所著《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
六卷。朝鲜人辑,具体名氏不详。前有目录及引用书目。据所引之书分析,该书为乾隆之后撰成。所收之人甚多。引用书目中,亦有朝鲜人所著,间有他书所不载者。察其前后,极似随手录。现有朝鲜传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四卷。清顾春(1799-1877?)撰。顾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后改姓顾,一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满洲镶蓝旗人。近代女词人。自幼聪慧,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尤工诗词,善书画。二十岁左右嫁乾隆帝曾孙奕绘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①见《郑敷文书说》。② 一卷。宋郑朴撰。郑朴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郑朴所撰之《敷文郑氏书说》一卷,以札记体的形式,又以《尚书》事实,或提出疑问,或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于各条分别立论,共有二十余事。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主要记述历代帝王的世系、年号、岁数,另对各代帝王的贤否,亦有论及,但以寥寥数语简单概括。据考证,可能为宋代所撰,《永乐大典》有收录。
一卷。清代王士祯(1634-1711)撰。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
① 一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新城人。卷首有屈原像,隶书题“三闾大夫”四字,右署“大德九年(1305)八月二十五日吴兴赵孟頫画”,左书“止园摹写”。《离骚》题下有题解一段,
见《读书杂记余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