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微堂诗集

古微堂诗集

十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时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浬志》和历史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写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后”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说“知”是从“行”中来的,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能诗文,风格遒劲,著作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古微堂诗集》多为山水诗,魏源曾自嘲“应笑十诗九山水”(《戏自题诗集》)。其诗写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其脉胳之输委,文辞之映合,并诗之奇伟,可谓无能言者。邹君季深藏其全稿,囊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凡数百篇。郭嵩焘以为宜梓之行之,以公诸世。邹季深将稿交付给刻书家。有同治九年(1870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啸余谱

    十卷。明程明善撰。程明善字若水,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年监生。著有《啸余谱》。本书共十卷。所载皆为词曲谱。词曲原可按板而歌,又以歌源出于啸,故名之为“啸余”。集中首列啸旨、声音、度数、律

  • 泗虹合志

    十九卷。清方瑞兰修,江殿扬、许湘甲纂。方瑞兰,字子征,河南禹州人,光绪九年(1883)来任泗州知州。泗志始于明景泰间,学正王庄始创修之。至弘治间,州守汪应轸为之续修。迄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州守莫之翰

  • 艺薮谈宗

    六卷。明周子文编。周子文,字岐阳,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编皆采辑明人论诗之语。所收有宋濂、高棅、何景明、李东阳、徐祯卿、王廷相、杨慎、都穆、皇甫汸、王世贞、何良俊、谢榛

  • 通历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

  • 范文正公尺牍

    三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范仲淹生平详见《政府奏议》。此编皆范仲淹平生手简。共三卷。其中家书三十六篇,交游八十一篇。皆其家子孙所辑。宋时已于集外别行。后有张栻及朱子所作《文正书帖跋语》二则

  • 汇刻书目

    ①(又称《汇刻书目初编》) 十卷。清顾修辑。顾修,字仲欧,浙江石门人,目录学家。平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且有信手摘录的习惯。根据这些摘录,编纂了我国第一部丛书目录——《汇刻书目》。首刊于嘉庆四年(17

  • 观心食法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心食法》一书,实际是四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略释。所言宗旨不外是就进食问题,阐述供养出饭及受食之法。把供养者敬田,出饭者悲田看作二助道。受食

  • 西田语略

    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明樊深(生卒年不详)撰。樊深字希渊,号西田,大同(今属山西)人。嘉靖进士。由苏州府推官选户科给事中,累官通政使。因上疏呈御寇七事,诋仇鸾养寇要功,被斥为民。穆宗初复官,迁刑

  • 和靖诗集

    四卷。宋林逋(967-1028)撰。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隐居西湖狐山二十年,终身不仕,所居植梅蓄鹤。世称其“梅妻鹤子”。死后赐号和靖先生。其诗如其为人,风格淡远,多

  • 阳春集校本

    一卷。清王鹏运(1849-1940)校。王鹏运字幼遐,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桂林人。同治举人,官御史、礼科给事中。其著颇富,有《味梨词》多种。本书据鹏运自跋云:“《阳春集》刻本久佚,从彭文勤传抄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