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纂要
见《丹溪纂要》。
见《丹溪纂要》。
二十卷首一卷,清何其泰修,吴新德纂。何其泰,曾任岳池县知县,候补通判。吴新德字让泉,邑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光绪元年(1875),大府议修省志,通行各州县饬取事实。何其泰奉檄后,乃集绅筹派,
六卷。明丰坊(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坐法避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其博学工文,家藏书万卷,故有“万卷楼
五卷。汉荀悦(148-209)撰。荀悦字仲豫,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相传是荀子的后代。幼年家贫无书,每见一书,览后多能背诵。献帝时,侍讲禁中,官至秘书监、侍中。献帝因班固《汉书》文字繁多难读,乃命悦依
十四卷。元刘祁(1203-1250)撰。刘祁字京叔,号神川遁士,浑源(今属山西)人,为太学生时,甚有文名。但屡试不第,金亡后,复出就试得中,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后征南行省辟置幕府。他工于诗文,有《神川
八十一卷。清钱谦益(1586-1664)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蒙叟、绛云老人等。常熟(今江苏常熟市)人。钱谦益于天启初年就有志于仿效元好问编《中州集》的做法。一度着手编次明代的《列朝
二十四卷。明谢彬撰。谢彬,福建龙溪(今龙海)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南京户部贵州司郎中,后出知广州。擢山东按察副使,备兵曹濮,诸盗就擒。罢归,知府罗青霄延修府志。著有《爱吾堂摘稿》。本书乃
六卷。清程国彭(1662-1735)撰。程国彭字钟龄,号恒阳子,法号普明子,天都(今安徽歙县)人。少年时因多病而致力于医学研究,读书广博而勤于钻研,临证经验丰富,兼通内、外科,并有高尚医德,颇有医名,
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明罗钦顺(1465-1547)撰。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弘治六年(1492)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五年(1502),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正德三
八卷。元赖良编。赖良,湖北天台人,字善卿,生平仕履不详。是集皆录元末之诗,分古体四卷、近体四卷,有杨维桢、钱鼐、王逢诸序,不署年月。杨维桢称,书所采皆吴越人之隐而不传者,卷末赖良《自识》称:“选诗二千
二十九卷,清纪弘谟修,郭惇纂。纪宏谟,河南辉县人,曾任保定知府。郭惇详见康熙《畿辅通志》。纪弘谟于康熙十五年任保定知府后聘郭惇纂辑,十九年(1680)刻印,志首有群城图说及六幅图。正文二十九卷依次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