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刻烛集

刻烛集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曹仁虎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今上海)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二十六年(176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五十一年(1786),督学广东,遭母丧,哀痛过度而死。曹仁虎博学多识,在翰林院时,每遇朝廷大乱,典册多出其手。其尤以诗著称,与王鸣盛、王昶、钱大昕、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莲合称“吴中七子”。其诗以吟咏景物,登临凭吊和酬赠唱和之作为主。其写法上宗法唐人。各体之中,以七律较优,凝炼高深,声调清亮。其五律同样具有语言精炼,境界浑融的特点。著有《曹学士遗集》。此编为曹仁虎、王昶、赵文哲、吴省钦、省兰、严长明、沈初、陆锡熊、程晋芳、阮葵生、董潮、汪孟名、陆耀等唱和之诗。王昶有《春融堂集》。赵文哲有《璞庵全集》。省钦有《白华诗钞》。省兰有《听彝堂偶存稿》。严长明有《严冬友诗》。沈初有《兰韵堂集》。陆锡熊有《宝奎堂集》。程晋芳有《蕺园诗集》。阮葵生有《茶余容话》。汪孟鋗有《厚石斋集》。董潮字晓沧,浙江海盐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陆耀字朗夫,号青来,江苏吴江人。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案汉武柏梁诗,说者谓联句所由昉。自后宋欧阳修,有《礼部唱和集》,载于《宋史·艺文志》,而书不传。传者有邓忠臣等《同文馆倡和诗》。此集为仁虎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三十一年(1766)在都门各种联句之作。日本国相,曾以饼金购之,是为艺林嘉话。至于诸诗,风格相近,无大优劣。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家刻本。

猜你喜欢

  • 种芋法

    一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举人。《种芋法》共分四节,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艺法”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颇有价值

  • 辍耕录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 朱子奏议

    十五卷。朱吾弼编。朱吾弼,明代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字谐卿,号密林。万历乙丑(1589)进士,官南京御史,有直声,时因抗章申理,忤权贵,遂移疾去,后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

  • 谦光堂诗集

    八卷。明朱弥钳(约1506前后在世)撰。朱弥钳号秋江翁,(生卒年不详)。唐庄王址址次子。初封文城王。后以子宇温嗣封唐王,朱弥钳亦追封唐王,谥曰恭。《明史》唐王传称其有学行,孝友笃至。著有《谦光堂诗集》

  • 璞堂文抄

    十一卷。清许重炎(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许重炎字少来,荆溪(今江苏省常州)人,许昌国之子,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重炎工诗,著有《璞堂文抄》十一卷。本集多讲学之文,而持论平允,无喧争门户之习,对忠孝节

  • 燕说

    四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生平见“叠雅”。是书辑录河北方言词六百余条,引书达三百种。隐依《尔雅》编次。每条先列方言词语,次注直音或反切,复征引载籍加以疏证,颇精当。如卷二第十二则云:以手析物曰斯。引典籍

  • 邹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若灏纂修。吴若灏号之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七年(1891)任邹县知县。邹县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知县娄一均重修后,又已一百七十余年未增修补续。吴若灏奉檄至邹县,适山东

  • 是程堂集

    二十卷。清屠倬(1781-1828)撰。屠倬,字孟昭,号瑟,晚号潜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官累至九江知府。其诗名早就,与郭麟,查初揆齐名。其书画亦工。观屠倬之诗

  •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

  • 航澥遗闻

    一卷。明末清初人任光复撰。任光复,字廷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月不详。明鲁王时任光复曾官太常寺卿,后降清,归里教授终老。《航澥遗闻》记顺治三年(1646)六月鲁王监国于台州,后死于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