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张澍修,李型廉等纂。张澍(1781-1847),字伯沦,又字寿谷、介侯、鸠民,甘肃武威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馆散,改任贵州玉屏、遵义,四川屏山、南溪,江西永新、泸溪等县
一卷。明汪逸(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汪逸,字遗民,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一篇,为河南内黄司乃疆作。是称《友声》两卷,余得而展玩之,独抒如展
十四卷。近人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县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工部主事。组织领导了爱国维新运动,失败后
一卷。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举人。《种芋法》共分四节,主要汇集古书中关于芋的记载,“艺法”一节单独讲述了黄省曾生活时代的种芋方法,颇有价值
九卷。清李扬华撰。李扬华,字潜先,湖南清泉(今湖南衡阳市)人,生卒年不详,唯知其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曾官至兵部主事。是书首有武廷珍序、自序、及凡例。该书原名《经解条分》,旋改为今名。作者认为
见《典语》。
三十三卷。明唐臣修,雷礼纂。唐臣,直隶天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任真定知府。雷礼,丰地人,直隶大名府通判,前吏部考功司郎中。真定府自古以来为重镇,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有志。知府唐臣请示抚台李吾西
上经两卷、下经两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以六十四卦证六十四卦,以甲证乙,以丙证丁。籤者即《说文》籤验也,一说锐、贯也,概有锐利而贯穿之义。此书不章解句释,亦不穷究卦象,而只言易理,以补《周易二闾记》之不足
二十卷。清钱大昭撰。钱大昭(1744-1813)字晦之,号竹庐,又号可庐,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大昕之弟,比大昕小二十岁,事兄如严师,得其指授,时有两苏之比。淡于仕进,嘉庆元年(1796年)方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礼堂、西庄,号西沚。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甲戌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充福建乡试正考官,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