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先圣大训

先圣大训

六卷。南宋杨简(1141-1125)撰。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佐郎、兵部郎官、将作少监、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先生”。著有《慈湖遗书》、《慈湖寺传》、《杨氏易传》等。此书搜辑《论语》、《孝经》、《诗经》、《易经》、《春秋》以外的孔子遗言,排比成五十五篇,而各为其作注解。钱时撰杨简《行状》,称其家食者十四载,筑室于德润湖之上,更名慈湖。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说中者,刊伪别诬,萃成六卷,而为其作注解,即指经书而言。他曾师事陆九渊,折服本心之学,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心的变化过程。心皆虚明无体,广大无际,天地范围于其中,四时运行于其中,万物发育于其中,事生于其中。人心本为善,皆可以成为尧舜。所以有恶是“意”的干扰。因人心本明,意动而昏。所以修养方法只能是“毋意”,即使心保持寂然不动的“明镜”状态。嘉定三年(1210),他面试对策,称舜曰:“道心明,心即道。”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四库全书·先圣大训提要》)其立言宗旨,已开新会、余姚之学派。他实践陆九渊“六经注我”的思想,利用注疏儒学经典发挥“心学”的观点。故所注此书,也是借以抒发“心学”,阐述自己的“心学”观点。如书中注认为,心本清明无滓,因为物有迁而动,故流入于恶,恶非清明性中的本有之物。今善心兴起,则其非本有之恶自然消止。因为以注来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所以不免时有牵附。但是自秦汉以来,百家诡激之谈,纬候怪诞之说,无一不依托孔子之言为重,庞杂无稽,鱼目混珠,加之学者爱博嗜奇,不能一一决择。此书却能削除伪妄,而取其精纯,刊落琐屑,而存其正大。其间字句异同,文义舛互,杨简皆能给予参订斟酌,归于一是。《四库全书总目》称“求洙泗之遗文者,固当以是为骊渊矣。”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四库全书》本及清嘉庆间刻本。

猜你喜欢

  • 刘直洲集

    十卷。明刘文卿(约1561-1602?)撰。刘文卿,字徯如,江西广昌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员外郎。文卿性孤介,曾忤权奸左迁。年仅三十三岁卒。此集为文卿文集,共十卷。其

  • 易臆

    三卷。明郑圭撰。圭字孔肩,钱塘(今浙江余杭县)人。约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该书成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二卷以六十四卦各为一论,后一卷就《系辞》诸传标举一些字句解释阐发。如

  • 文忠集

    ① 二百卷。宋周必大(1126-1204)撰。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原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教授建康府。孝宗时,除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除礼部尚书

  • 东洲草堂金石诗

    不分卷。清何绍基撰。何绍基,详见《东洲草堂金石跋》条。何氏金石诗,不见于《东洲草堂诗集·文钞》中,系吴遁盦所收集,辑而成书。书前无序目,亦不分卷,录古近体诗四十九首,都是题咏金石之作。其题“竟宁镫诗”

  • 禘祫觿解

    一卷。清孔广林撰。该书序言认为:“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人鬼莫大于禘祫。”禘祫之义,汉魏以降聚讼纷纭。《禘祫觿解》取汉以来诸儒禘祫之解,参考《大戴礼记》、《春秋》三传、《周礼》,辨禘祫之义。共计二

  • 绩溪胡氏丛书

    四种,十八卷。清胡培系辑。胡培系字子继,安徽绩溪人。贡生,晚年以军功选授宁国教谕。光绪年间,胡元洁、胡晋牲欲汇集刊印先辈遗著,乃请胡培系主持编校。后因胡晋牲等先后去世,丛书只编成其中四种。有清胡培翚一

  • 至圣编年世纪

    二十四卷。清李灼、黄晟合撰。李灼字松亭,嘉定(今属上海)人;黄晟字晓峰,歙县(今属安徽)人。宋元以来,历代多有编纂孔子年谱者,然大多简略。李、黄乃广搜众家之说,于乾隆十六年(1751)撰成此书。一卷至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小檀栾室镜影

    六卷。清徐乃昌撰。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南陵(今属安徽)人。清人以镜录著称者,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所录不过二十五件,瞿中溶、梁廷楠,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

  • 字辨证篆

    十七卷。清易本烺(生卒年不详)撰。本烺字眉孙,京山(今属湖北)人。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专意纂述,著有《春秋楚地答问》、《一粟斋集》等。是书旨在考辨今书与篆书的沿革,以明篆法,知字体之误书。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