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以悼记逝去的盛世,希冀家业振兴。该书为长篇小说,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又名《侠女奇缘》。叙何玉凤(侠女十三妹)、张金凤二女与秀才安骥(龙媒)历尽周折结为金玉良缘的故事。作者立足于封建正统观念而宣传“忠孝节义”的创作主旨比较鲜明,安骥是他这种理想的化身,因其恪守名教正道,历难不改,最后终于位极人臣,夫贵妻荣,心愿皆遂。虽然作者正面颂扬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人间尧舜在上,仁风化雨所被”,但客观上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说中让读者实际看到的是官吏的贪赃枉法、相互倾轧和道德败坏,安骥和十三妹何玉凤的父亲都是在这个污浊的官场中被赃官陷害的。受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影响,该书安排了一个武艺超群、嫉恶如仇、刚毅豪爽的侠女十三妹形象,赖她的帮助,安骥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中榜登第。实际上十三妹的侠女光彩已盖过了理想人物安骥。张金凤、安学海、邓九公、张太太等人物也分别有其鲜明个性。但后半部分十三妹成了一个安于妇道的贤妻,唯以激劝丈夫安骥苦读求功名为自己价值实现,则又使其性格前后分裂,流于俗套。该书用北京口语写作,流畅生动,诙谐风趣,描绘人物尤显生动。情节则较松散,安学海的大段陈腐说教和作者的议论也显枯燥无味。在晚清小说史上,该书有一定地位。现存最早版本为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另有光绪六年(1880)“还读我书室主人”评点本,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蜚英馆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苏报馆铅印本,题《侠女奇缘》。三四十年代上海有排印本多种。今本有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重印本,题《侠女奇缘》;西湖书社1981年、上海书店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齐鲁书社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亦出版此书,均题《儿女英雄传》。

猜你喜欢

  • 绍陶录

    二卷。宋王质(1127或1135-1189)撰。王质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居兴国(今属江西)。绍兴年间进士。曾为枢密使张浚幕僚,入为太学正。上疏请孝宗早定战守之策,被忌之者指为异论

  • 群经识小

    八卷。清李惇(1734-1784)撰。李惇字成裕,一字孝臣,江苏高邮(今高邮县)人,经学家、历算学家。与同县王念孙、贾田祖一同力学。久困诸生,试图一举高中。学使谢墉对他颇为赏识。但在考试前夕,贾田祖卒

  • 作师编

    一卷。明贺时泰(见《思聪录》)编。此书首列《周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礼记·学记》一篇,《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程董学规》一节九十一字,终为《兴文会条件》。书中没有作者的阐发,全为人

  • 亚圣年谱

    一卷。清式楹日撰。此谱前有作者自叙,书中大抵遵任钓台的《孟子考略》,但嫌任氏《考略》叙次欠详审,于是遍采《史记》、《资治通鉴》、《竹书纪年》以及顾炎武、阎若璩等诸家之说,参究辨订,以成此书。此书所考,

  • 谷响集

    三卷。元释善住(约1320前后在世)撰。善住字天住,别号云屋。俗姓不详、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曾居于吴郡城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集、宋元诸人相酬唱。著有《谷响集》。此集为元诗别集。共三

  • 杞菊斋藏书

    六种,六卷。清黄燀编辑。黄燀字秋圃,婺源(今属安徽)人,精研义理之学,生平不详。本丛书共六种:黄燀辑《智囊补》、《庭训纪闻》、《坡仙遗事》、《三儒类要》、《愿体集》,明余绍祉撰《元邱素语》。其中《坡仙

  • 孔易

    七卷。清孙承泽撰。承泽字耳北,号退谷,北平(今北京)人。明代崇祯年间进士,曾官至吏部左侍郎。其著作有《庚子销夏记》、《尚书集解》、《孔易》等。此书认为学易者求解于三圣,不如向孔子求解。孔子于易无一字不

  • 春秋臆说

    四卷。清吴启昆(1660-1733)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通经史,雍正时入明史馆。著有《周易臆说》、《春秋臆说》。该书是作者研读《春秋》之作,对《春秋》一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前

  • 左氏传续说

    十二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此书是续《左氏传说》而作,以补《传说》之未及,故名为《续说》。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其体例一仍《传说》,亦随文解义,但其议论则稍不及《传说》之阔大。卷首《纲领》称“

  • 尚书今文新义

    二十九卷。清廖平(1852——1932年)撰。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清末民初经学家,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廖平治经,早年受王闿运影响,专治今文学,后来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