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礼服通释

仪礼礼服通释

六卷。清凌曙(1775-1829)撰。凌曙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江苏省中部)人。监生,博览载籍,兼工文词,治经传不为俗学。初为香作佣役,后师事沈钦韩、刘逢禄等,旋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得见群书。以为《春秋》之义存于《公羊》,而《公羊》之说传自董仲舒。著有《四书典故檄》六卷、《公羊礼疏》十一卷、《公羊礼说》一卷、《礼论》百篇和是书等。此书的前面有凌曙所作的序,序的大义是:徐氏乾学读礼通考,综核数千年之言,汇成一百二十卷,制度典章,灿然大备,使读者对于沿革之际了然于胸,只是持论稍微有所偏颇,不能谨慎地选择,往往择取后世之臆说而驳斥先儒之传注,这是其短处所在。现在将其《丧期》二十九卷,删减为六卷,仍然以礼服为经而传说群说为纬,对那些合于经传者加以保存,使治礼之士,有所依据,而不被新奇可喜之议所困惑。(末题“道光元年十有二月八日江都凌曙撰”)是书卷一,自斩衰章子为父斩衰三年,至齐衰三年章母为长子齐衰三年;卷二,自齐衰期章,父在为母齐衰杖期,至公妾以及士妾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卷三,自齐衰三月章,寄公为所寓齐衰三月,至正大功章,君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大功九月;卷四,自繐章诸侯之大夫为天子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至正小功章,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五月;卷五,自缌麻章族曾祖父母一节,至从父昆弟之子之长,殇一节;卷六,自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一节,至改葬缌皆载。《读礼通考》所引《丧服》传记群说,而以礼服为经,所删者皆凌氏认为与经传不相同者。胡氏《正义》引凌曙驳缌麻章长敖氏言长殇中殇等四句为经之脱文,及程瑶田以为此四句为经之说,而是书无之。但于经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报下,引用欧阳修濮议,而不用汉师丹定陶共王议,劾董宏奏及定陶共皇谥号已经前定不能再次改议,并魏明帝继正统者不能顾私亲诏,似乎是书认为欧议为正确。例如,说“本之于至仁,即不可绝其天性,绝人道而灭天性,此不仁者之或不为。”按:欧议这几句话,就是明世宗尊崇兴献之根本,乾隆濮议辨,虽然也采用欧议不没父母之名,但是,限制极其严格,足以挽后汉考妣称皇称后之弊病。是书对于所保留及所删除者,都没有去取断语,未免过分简略,或者详载于所著礼论中,否则,很容易滋人疑论。此书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惕斋经说

    四卷。清孙经世(1783-1832)撰。经世字济侯,号惕斋,福建惠安(今惠安县)人,学者,陈寿祺弟子。道光辛卯优贡生,参加廷试时,死于京城,享年五十岁。经世少时喜读《近思录》,后沉研经义,深于理学,而

  • 鲁府秘方

    四卷。明龚廷贤(生卒年不详)撰。又名《鲁府禁方》。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金溪(今属江西)人。世代业医,其父龚信,曾任太医官,弟龚器,侄樊官,皆为医官。龚氏承家说,又访贤求师,常与名家共同研讨医

  • 韵香阁诗草

    一卷。清孔祥淑(1847-1886)撰。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今属山东)人。是孔子七十五代女孙,永昌观察刘树堂之妻。清代诗人。孔祥淑六岁随兄弟从袁石斋先生学课。七岁时诸兄学诗,淑亦诗,诸兄学文,淑亦文。

  • 经说拾余

    一卷。清胡泉辑。胡泉生平事迹见《经说弟子记》。胡泉根据王阳明《传习录语录》辑出《经传弟子录》之后,又取集中书一百五十篇为《经传弟子录》作疏证。此外如序、记、说、论、书,以及某卷中有援据经语者,除已经在

  • 两溪文集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

  • 读史■疑

    十卷。清张彦士撰。张彦士,字龙弼。定陶(今山东定陶)人,顺治初岁贡生。官为黄县训导。《读史疑》一书评论史事,始于上古,终至元朝,共有四百多条,多作韵语,书中大多仿史家之赞体,且体例繁杂,议论稍有保留,

  • 商君

    见《商子》。

  • 陈恪勤公年谱

    一卷。清唐祖价编。祖价字介人,湖南湘潭人。谱主陈鹏年(1664-1723),字北溟,号沧州,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官至河道总督,卒谥恪勤。此谱据国史本传及方志、行状、碑传、诗文集等

  • 偶斋诗草

    三十六卷。清宝廷(1840-1890)撰。宝廷字竹坡,清宗室,满洲人。同治进士,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与黄体芳,张之洞等主张请议。凡有大事必具疏论其是非。典试福建,归途经浙江,纳榜人女为妾,还朝自劾罢。

  • 芷园臆草存案

    一卷。附易氏医案一卷。明卢复(生卒年不详)辑。卢复,字不远,钱塘(今属浙江省)人。曾从高僧游,解悟释理,精通医学,认为医学亦应当以参悟入门。著述颇丰,惜多散佚。此书成于明天启三年(1623),载医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