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总志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诸城,书于萧寺之道山亭。书中有与苏叔党自太原至河外事;又有靖康元年(1126)于京兆祥符寓舍被掠事;又在第一条内载其大父事仁宗为御史,曾言大臣,未报,复上章乞斩奸臣以谢天下,皇帝大书“铁御史”三字以赐之;又一条称嘉州岁贡荔枝、红桑等物,大父为犍为令,作三戒诗谏戒,九重称奖;又载其父曾居李邦直幕府以及崇宁四年(1105)谪居荆南诸事,可知吴炯为北宋末南宋初人。吴炯于避乱期间,并未废书,仍然手不释卷,“于紬绎方册,与夫耳目所闻见,有可纪述者”,皆“因事辄书,杂以己语,或以古证今”(《五总志》序),以成此书。取“龟生五总,灵而知事”之语,以定书名。书中主要记述吴炯所见所闻之杂事,间及考证旧说。其论诗,推重黄庭坚,认为黄庭坚于诗人有开辟之功,当属江西流派。但书中不持门户之见,多有可取。其间亦杂有舛错之处,如,谓千字文敕散骑员外郎周兴嗣次韵,“敕”字当作“梁”,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敕”,不知“敕”字汉时已有;又谓汉高祖据厕见大将军、不冠不见丞相,不知为汉武帝事;《唐诗纪事》称骆宾王从徐敬业起兵,事败后出家灵隐寺为僧,是宋之问续桂子天香之句,其说已讹舛不合,而吴炯乃云骆宾王未显时,庸作杭州梵天寺,一老僧苦吟不已,骆宾王为足成之,更不知所据为何。但书中对北宋琐事记录特详,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艺海珠尘》、《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及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仅摘录数条,《旧小说》收录一则。《知不足斋丛书》本是较好较通行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纪传

    五十一卷。清李凤雏撰。李凤雏字梧冈,浙江东阳人,康熙中由贡生官曲江县知县。该书改变编年之体,采用司马迁所创纪传体编撰春秋史事。以周为本纪,列国与孔子为世家,卿大夫为列传,并作周、鲁列国世系图。引证史书

  • 楚辞串解

    一卷。清陈大文(生卒年事迹不详)撰。陈大文,字简亭。此书见饶宗颐《楚辞书录》引日人西村时彦《读骚庐丛书》,日本大阪大学藏钞本(怀德堂文库旧藏)。

  • 说文解字系传

    四十卷。南唐徐锴(920-974)撰。徐锴字楚金,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铉弟,世称小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官至内史舍人。宋兵下江南,卒于围城中,是年为宋太祖开宝七年。精通文字训诂之

  • 孔氏说经五稿五种

    三十六卷;附《经说未竟稿》 一卷。清孔广林撰。孔广林,生卒年不详,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孔继汾之子,孔广森之兄。廪贡生,官至刑部主事。此书为研究《周礼》、《仪礼》和《礼记》之书。

  • 尔雅小笺

    三卷。清江藩撰。江藩(1716-1831)字子屏,号郑堂,又号节甫,江苏进泉(今江苏江都县)人。监生。先后从余萧客、江声学,为吴派大师惠栋再传弟子。与同里焦循、黄承吉、李钟泗,以学问相切磋,时人称为“

  • 中庵集

    二十卷。元刘敏中(1243-1318)撰。敏中字端甫。谥文简。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历官监察御史、国子司业、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曾上疏陈十事,被采纳。此集卷一至十六文,卷

  • 妇女双名记

    一卷。明李肇亨(生卒年不详)撰。李肇亨字会泰,嘉兴(今属浙江)人。本书所录古今妇女双名共六十七人。书中自序谓王元美《弇卅卮言》、张睿父《琅琊代醉编》、陈无功《析醉漫录》中皆有所载,而彼此未备,暇日偶有

  • 武昌纪事

    二卷。清陈徽言(?-1857)撰。陈徽言,字炯斋,剑川(今云南省大理)人。曾任国子监典簿。《武昌纪事》卷一以日记体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占武昌、汉阳始末;卷二为杂论,记载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

  • 周松霭先生遗书

    九种,三十五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此书为周春著作另刻本,较《松霭初刻》六种多收三种,有《十三经音略》十二卷附录二卷、《小学余论》二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均为音韵等著作。其余六种,

  •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