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声韵学

中国声韵学

四编十五章。姜亮夫著。姜亮夫(1902-)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县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至193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返国后历任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教授。致力于音韵学、文字学、敦煌学、楚辞学研究。善于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神话学和中外古代史知识考释语言文字。尚著《诗经联绵字考》、《瀛涯敦煌韵辑》、《楚辞通故》等多种。《中国声韵学》是早期讨论中国音韵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凡四编十五章,第一编《前说》:一《中国声韵学概说》、二《音之生理基础》、三《音之物理基础》、四《文字与声韵学》、五《音之通转》、六《音之地的差异》;第二编《声》:七《声之原理》、八《声之历史的叙述》;第三编《韵》:九《韵之原理与分析》、十《等呼论》、十一《四声五声说》、十二《广韵之研究》、十三《古韵》;第四编《反切》:十四《反切之原理与方法》、十五《反切之史的叙述》。附录《中国声韵学书目举要提要》。此书之旨诚如作者自序所云:“顾江戴段之书,其考古之功皆不可没,余杭章君,妙合神旨,解理益多,然其书皆不便于初学。往者余以耑蒙之姿,寄食南北,为诸生讲习此学,既病前贤之多陈往迹,使人有漫汗之叹,复病近人之空说原理,使人忘原流之自,乃以发音学之原理,解说声韵之素质、反切之法则,比合近代之语音,渐推唐宋,上及三古,自近及远,以探其原。复举声韵学史上之荦然大者,综其条贯,比其事类,略为陈之。”首先以现代语音学原理对“声”、“韵”进行分析说明,次以逆推之法叙述评价传统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及各家之说,末编讨论反切,说明反切的原理、方法、源流和弊端。书中对历代,特别是清代以来学者的主要成就有详细的说明与分析。是书世界书局1933年初版。

猜你喜欢

  • 思补斋文集

    四卷。清刘星炜(1718-1772)撰。刘星炜字映榆,号圃三。江苏武进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曾督广东、安徽学政,官至礼部侍郎。精选学,工骈体文。与袁衍、邵齐焘、孔广

  • 钦定钱录

    十六卷。清梁诗正(详见《钦定西清古鉴》)、蒋溥(详见《钦定西清古鉴》)等人撰。《钦定钱录》为乾隆十五年奉敕而撰,前有序言一篇。卷一至卷十三,详列从伏羲至明崇祯历代钱币。卷十四记载外域各种钱币。卷十五记

  • 政和五礼新仪

    二百二十卷。宋郑居中等撰。郑居中,字达夫,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中书舍人连擢至翰林学士。官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本书为其于议礼局官知枢密院时奉敕所撰。有宋徽宗御制序文,并题有“政和新元

  • 团香吟

    一卷。清冯履莹撰。冯履莹,生卒年不详,字守璞,江苏南江(今上海)人,丁岵瞻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姊冯履端《绣间草》合在一起刊刻而成的,名为《周浦二冯诗草》。书前有作者自己所作序言。共收诗二十七首。此

  • 六艺论疏证

    一卷。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善化(今湖南长沙)人,清代经学家。光绪壬午(1882)举人,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经训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赞成变法维新,受到顽固派弹劾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僧志磐(生卒年不详)撰。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人,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不详其身世及生平事迹,只知志磐僧学识颇丰,幼年从儒者袁机受学,后出家学禅。除著述本书外,还写有《法

  • 潠书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

  • 秋影楼诗集

    九卷。清汪绎(?-1711年左右)撰。汪绎,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进士,授修撰。曾于扬州奉命校《全唐诗》。汪绎文词富赡,著有《秋影楼诗集》。该集是其弟子查慎行所刊。集中以近律为多,前有查

  • 左逸

    不分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累官刑部尚书。世贞长于诗、古文辞,与李攀龙齐名,世称“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