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古音学

中国古音学

二十章。张世禄著。张世禄(1902- )字福崇,浙江浦江入。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后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于文字、音韵、训诂及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等均有深入研究。尚著《中国音韵学史》、《广韵研究》、《语言学原理》等多种。是书凡二十章:一《导言》,讨论了古音学的定义,主要问题、研究途径、标准与效用等;二《古音学溯源》,介绍了协韵合韵、韵缓及唐人改经之陋习;三《论叶韵之说》,侧重分析叶韵说之谬误;四《吴棫之古音学》,介绍了吴棫韵部通转之说,分析了吴氏学说的疏谬;五《郑庠之古音学说》,介绍和评价了郑氏六部及其得失;六《陈第之古音学说》,侧重介绍和评价了陈氏的语音历史观及其古无四声之说;七《顾炎武之古音学说》,介绍了顾氏所分古韵十部及其研究方法,并对其分部疏漏及复古思想提出批评;八《江永之古音学说》,介绍了江氏所分十三部,强调指出江氏言古音而不废今韵之学;九《段玉裁之古音学说》,介绍和分析了段氏十七部之说;十《戴震之古音学说》,介绍了戴氏二十五部之说,对其阴阳入之分及声音通转之论评价颇高;十一《钱大昕之古音学说》,介绍和评价了钱氏声纽研究成果及古无四声之说;十二《孔广森之古音学说》,介绍和评价了孔氏阴阳两类说及孔氏分东冬为二部之说;十三《严可均之古音学说》,介绍了严氏对孔广森学说的修正,并附论姚文田对韵部通转的意见;十四《江有诰之古音学》,介绍了江氏古韵二十一部及入声诸部之分配;十五《王念孙之古音学说》,介绍和评价了王氏二十一部及更立至部、东冬不分之说;十六《张惠言之古音学说》,介绍张氏二十部及其入声分配之说;十七《刘逢禄之古音学说》,介绍和评价了刘氏古韵二十六部及入声分配之说;十八《章炳麟之古音学说》,详细介绍并辨析评价了章氏二十三部、平上与去入两分、入声韵亦分阴阳等说;十九《黄侃之古音学说》,详细介绍和评价了黄氏二十八部、古声十九纽之说;二十《最近对于古读之考证》,介绍了张行孚、汪荣宝、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古音构拟之说。本书是一部全面叙述古音学史的著作。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猜你喜欢

  • ■隐集

    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

  • 听■楼集帖

    六卷。清潘正炜辑。潘正炜字季彤,收藏之富,甲于东粤。此帖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成,所收从魏晋至明末,共八十余家,钟繇、王羲之之帖,大都出自石本,所以也很可观。唐人石本与墨迹兼有,而多不可信,如李

  • 明水文集

    十四卷。明陈久川(1494-1551)撰,久川,字惟溶,号竹亭,江西临川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太常博士。武宗南巡,与舒芬等连疏谏,除名。世宗即位,起为主客司郎中。后贬谪。遇赦复官,因居明水山

  • 诗谱

    ①一卷。汉郑玄撰,清王谟辑。《唐书·艺文志》著录郑玄《毛诗故训传》二十卷,又《诗谱》三卷。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将其内容割裂开,分别置于《风》、《雅》、《颂》各部之首。原单行本已失传,王谟乃从《毛诗正义

  • 黄叶村庄诗集

    十卷。清吴之振(1640-1717)撰。吴之振,字孟举,浙江石门人。康熙时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家有名园叫黄叶村庄,因自号黄叶村农,勇于为善,受乡人称许。家中藏书多秘本,曾与吕留良选《宋诗抄》一百六卷,

  • 御制八旗箴

    一卷。清仁宗睿皇帝御撰。于嘉庆十三年(1808)御书勒石,箴言共六十句,句四字。开首十句,总述国家启运、太祖建设八旗制兵。以下十六句,叙述世祖定鼎燕京、锡田赐宅、月给粮饷,百余年德泽深厚,旗籍中人才辈

  • 玉溪生诗意

    八卷。又名《李义山诗笺注》。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寓京师,以诗学教授弟子。乾隆时,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工诗,为郑方坤、王昶所称许。著有《楚辞新注》、《弱

  • 缉古算经

    一卷。唐王孝通(生卒年代不详)撰。据《旧唐书·律志》载,他在唐朝初年为算历博士,后升任太史丞。在武德六年(623)和武德九年(626),他两次校订当时颁行的傅仁均戊寅元历。在《上缉古算经表》中,王孝通

  • 三礼图集注

    二十卷。宋聂崇义(生卒年不详)撰。崇义为河南洛阳人。学三礼,精礼学、五代汉乾祜中,官至国子《礼记》博士,曾校定《公羊春秋》,后周显德中,迁为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是编以唐张镒等六家所撰为底本,相互考稽,

  • 仇池笔记

    二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亦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