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考略
十二卷。明庄元臣(生卒年不详)撰。庄元臣字忠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隆庆二年进士。本书为备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编辑而成。其目录列乐律为策九,而书中却为第六。漕河列第十二,书中则为第九。学校目列第八,书中则为第十一。兵制目列第十一,书中则为第十二。似乎尚未及检校。
十二卷。明庄元臣(生卒年不详)撰。庄元臣字忠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隆庆二年进士。本书为备科举答策之用。分十二门。皆摭《通典》、《通考》诸书编辑而成。其目录列乐律为策九,而书中却为第六。漕河列第十二,书中则为第九。学校目列第八,书中则为第十一。兵制目列第十一,书中则为第十二。似乎尚未及检校。
八种,八卷。不著编者姓氏。所收子目书为:《钟情丽集》一卷,玉峰道人撰;《双双传》一卷,江都禹梅金撰;《三妙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天缘奇遇》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娇红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三奇传
六卷。清万裕沄撰。万裕沄字澍辰,湖北黄冈人。曾官崇阳教谕。作者治易,主张“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引之存乎通。上下无常,惟变所适”,故名其书为“变通解”。全书宗汉人之说,认为邵子之先
五卷。清焦循(详见《诗陆氏疏疏》)撰。此书卷首有焦循自序,序中说:“余幼习毛诗,尝为《地理释》、《草木鸟兽虫鱼释》、《毛郑异同释》三书,共二十五卷。嘉庆甲戌暮春,删录合为一书,戊寅又加增损为五卷,次诸
二卷。明朱闻(其生平不详)纂,赵宦光(参见《六书长笺》)删。是书所收之字,《说文》之外,凡古文、籀文、汗简及印章习见字体皆录之,以备治印参考之用,故名《印书》。其编次大致以物类为别,起于纪数字终于鸟兽
五十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条)撰。《曲园杂纂》是俞樾的一部杂考之作,因1873年俞樾在苏州建宅,名为“曲园”,故定书名为《曲园杂纂》。全书共分五十种,每一种为一卷,内容包括杂文、诗、尺牍、楹联、
八卷。焦袁熹(1660-1730)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清代经学家、诗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后,不赴会试,专研经学,工科举之学,诗亦戛戛独造,不侪流俗。除此书外,焦氏还有《此木轩诗集》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经所说经文疏》条。注疏东晋竺难提译本。“以三咒治三障,十念数息以息心,六字总持以证道。”初以五重明义,从人法以为名,丰知寂照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救危拔苦为用,大乘
八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为清代文学家。生平详见《声韵丛说》辞目。《潠书》共八卷为毛先舒晚年自订的《思古堂十四种书》中的一种。所收均为杂文,篇末附王猷定、柴绍炳、沈谦等的评语。集中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乐纬动声仪》一卷凡二十九条,系谈乐声发动等内容。声有缓急之不同,分为五种即宫、商、角、徵、羽,又各以人事当之。以人事不同而推出乐声不同的原理,故宫为君,其声宏以舒;商为臣
五卷。清季娴(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撰。季娴,兴化(今江苏淮扬)人,嫁与李氏。编有《闺秀集初编》。是集为明妇女诗歌总集。凡五卷。选录了明代妇女的诗歌,编为四卷,又附词一卷。诗均为近体。是集称“初编”本有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