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

七巧图合璧 养心堂七巧图 文少堂七巧续图

不分卷。不知撰人姓名,见于清代中叶。按毛应丰跋其兄毛应观《七巧六书图》,说创自高勾丽,实不可信。宋代黄伯思有《燕几图》,以三种尺寸不同的木几,组合变化。又有明严征《蝶几谱》,因《燕几图》而变通之,燕几以方几长短相参,蝶几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状若蝶翅,故名。七巧图,则始于清代嘉庆间徐氏,原理出自勾股,可知是承蝶几变化而来。其法用寸木小板七片,取奇偶式三角体,分大、小、中、方、斜五等,七片互相关合,演成各种图形,实燕几、蝶几之滥觞。嘉庆十八年(1813)有人辑刻成书,即《七巧图合璧》,序言中说,去岁云间徐恕堂,摹绘一百六十种刊行,余未及见。今夏王子颜园自其乡携来吴下,又增其弟春生所推广者,共成二百余图,余得之后,又推得百余图,合成一册。时为嘉庆十八年(1813),桑下客识。钤章曰“自怡”。书中所绘自“包含六合”至“月下老人”,共三百余图,前附“七巧板式图说”,题“先天太极”。钤“颠倒鸳鸯”章。后附七版重叠式,题曰“七巧本来面目”。又附二人对酌式,及杯盘书版为三图,题名“七巧化境”。又醉僧石一,题曰“独坐灵岩望太湖”。又碑一,题曰:嘉庆十八年癸酉岁,织女渡河之夕,桑下客绘于养心堂。钤章“七巧”二字。有碧梧居士跋,作四六并俪语,署嘉庆癸酉巧月巧日,题于乞巧楼前。钤二,上“潘郎”,下“人比梅花瘦”。总之,此书撰写者、序跋者,皆不具真正名字。此原本外,又有道光七年(1827)重刻本,即《养心堂七巧图》,于原本三百图之外,增加“太平有象”等四十九品,并有序跋,其跋署“爱吾居士”,不著年月。光绪元年(1875)又有《文少堂七巧续图》,是继承以上旧本而作,墨绘稿本,未经付刊。为图凡二百九十六品,不与旧本重复。整个版本:《七巧图合璧》为嘉庆刻本,《养心堂七巧图》为道光刻本,《文少堂七巧续图》为抄本。

猜你喜欢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二十五等人图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全书首尾完整。总目之后分为二十五节,分别述解二十五等人。每节首先解释命名的含义,其次描述其人行状,很多地方使用了俚语,有的地方还用了古韵。全书无图,大致为中唐人氏所著。二十五等人为

  • 老子道德经

    ①见《老子》。②见河上公《老子注》。

  • 春秋左传会要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调元藏书极富,涉猎颇广,自经史百家、音韵小学都有所撰述。此书共四卷,列举《左传》的要点,进行阐发,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左传》史实,分条加以考据评论,往往发前人之未发

  • 江南通志

    ① 七十六卷。清于成龙等修,张九征、陈焯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畿辅通志》。张九征,字公选,号湘晓,清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焯,字默公,清桐城人,顺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康熙

  • 山堂琐语

    二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是陈霆自山西提学佥事归田后所作。此书共二卷,杂引经传,以己意论断。其词意儇薄,如谓盗发魏王之冢而竹书出,盗发楚王之冢而《考工记》出,二盗于发冢则有罪,于诏世则

  • 飞凫语略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 春明退朝录

    三卷。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宋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任馆阁校勘、史馆修撰官、龙图阁直学士等。熙宁元年(1068)以知制诰贬知

  • 定巢词

    十卷。清程颂万(1865-1932)撰。颂万字子大,又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少有文才,善应对,喜词章。擅书法,尤长于篆、隶、楷。著有《美人长寿庵词》、《鹿川诗文集》等。颂万删定为《定巢词》八

  • 尚书义考

    二卷。清戴震(1724-1777年)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考据学家,清代皖派经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戴氏治学,于天文、地理、历算、历史、音韵、文字、训诂、考据等无所不通,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