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戴原礼(详见《推求师意》)撰。此书系作者为配合《证治要诀》而作,又名《秘传证治类方》。书中共载方药四百三十余首,按汤、饮、散、丸、丹、膏分类编次。卷一为汤类,卷二为饮类,卷三为散类,卷四为丸、
十卷。清凌堃撰。凌堃字厚堂。乌程人。除此书外,作者还著有《凌氏易林》四卷。凌氏此书依经立义,不失彖法。前有阮元序曰:“凌氏易以汉学为本。自李鼎祚集解以上,直至孟、费、郑、虞靡不兼综。以明古法且又明乎文
二十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一字作奠彬,号直山,亦号郋园,湖南湘潭(今湘潭市)人。光绪十八年(1882)进士、官吏部主事,次年返乡,从事著述。德辉政治上极保守,反对梁启超、
不分卷,清陈克绳纂。陈克绳,号希范,归安(在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七年(1729)为举人,十一年(1733)为进士,任蜀保县令,随后提升为茂州牧,打箭炉厅同知,官至嘉定知府分巡川东道。《西域遗闻》乾隆间
一卷。晋京相旸撰,清马国翰辑。京相旸,晋司空裴秀门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土地名》三卷,题“晋裴秀客京相旸等撰”,《旧唐书·经籍志》直题京相旸撰,卷数同。是书久佚,马国翰《
一卷。唐韩偓(884-914?)撰。韩偓,字致光,一作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十岁能诗。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擢进士第。天复中(901年)王溥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
①四卷,清刘修,何藩等纂。刘,直隶高阳(河北高阳)人,进士,官随州知州。何藩,随州人,庠生。州志明以前无可考,成化十三年(1477)州牧伍希闵修志,嘉靖十六年(1537)州牧任德再修,又有州人颜木撰《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六卷。清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尚书近指》一书前有自序,认为《尚书》以“主敬存心”为纲。故其注解,多从经文中阐发此义,而不甚诠释字句。而此旨蔡沈《书集传·序》早已明言之,则奇逢此书不过是敷衍蔡
二十四卷。陈霆撰。陈霆字声伯,明代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弘治壬戌(1502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1506-1521)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陈霆博洽多闻、留心风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