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绿林起义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织饥民发动武装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数月间达七、八千人,史称为绿林兵。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牧发兵二万围攻绿林,王匡等出山迎击,大破官军,起义队伍发展到五万余人。地皇三年绿林山中疾疫流行,起义军分兵转移出山,王常等西入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王匡等北进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等聚众举义,号平林兵。刘縯刘秀等聚七、八千人举义,号舂陵兵。地皇四年,绿林众至十万人。为统一号令,立汉宗室刘玄为帝,复汉国号,建元更始,出兵围攻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分兵攻拔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今河南郾城)诸县。王莽为挽回战局,命王邑、王寻等统领四十二万甲士,号称百万大军,攻打绿林兵。王凤、刘秀等人巧妙用兵,里应外合,大破王莽军,取得了昆阳(今河南叶县)之战的胜利。之后,绿林分兵两路,王匡等人率兵北向攻入洛阳,申屠建等人西进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取长安(今陕西西安),推翻新莽政权。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迁长安后, 日益腐化,委政亲信,又诛杀农民军首领申屠建等人,以致内部分裂。绿林兵部分将领与赤眉军汇合,再次攻入长安,刘玄向赤眉军投降,更始政权亡。绿林军分化为数部,融合于赤眉军或刘秀军中。

猜你喜欢

  • 镇海之战

    亦称甬江之战。中法战争中爱国军民保卫镇海的战斗。马尾海战后,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和宁绍台兵备道薛福成在镇海积极备战,分兵扼守水陆要冲,镇海人民自发组织民团、渔团,支援守军,1885年3月1日(光绪十一年一

  • 武王克商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四年春,亲自率领兵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及与周同盟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的军队东征,从孟津(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于正月甲子清晨抵达商都郊外的牧野(今

  • 天圣诏书

    北宋仁宗时规定佃客身份地位的一项诏令。仁宗即位后,鉴于佃客身份低下,许多佃客被强行编入税户,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而南方诸路尤甚。故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一月,诏令江淮

  • 郡国制

    汉初地方行政组织。汉初刘邦错误地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朝未封子弟为辅佐,故二世而亡。刘邦在铲除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形成了郡、国并存的形势。郡直隶中央政府,王国则由诸侯王统治,实

  •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辽代最高军政机构。辽以北枢密院为主管军政的机构。但习惯上又往往以太子、亲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副元帅,总领全国军政。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为其办事机构,其下有大元帅府、都元帅府、大详稳司、诸路兵马统署司等机

  • 李沅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农民起义。李沅发系湖南新宁人,天地会首领,曾参加雷再浩起义。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夏秋,湖南发生饥荒,地主乘机囤积居奇,重利盘剥,李沅发联合汉、瑶农民三百余人,提出“劫富济贫”口

  • 阏与之战

    战国时赵军与秦军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进行的战役。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派兵攻赵,围阏与;赵惠文王派赵奢为将,率兵援救。赵奢兵离邯郸三十里地方,坚固壁垒,留二十八日不行,又增益营垒。

  • 齐万年反晋

    西晋时关中氐族人民的反晋斗争。郝散、郝度元兄弟的反晋斗争,给秦(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西北)二州的氐、羌族人民极大鼓舞。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氐族豪帅齐万年,在泾阳(治今甘肃平凉西北)率众起

  • 西征之役

    五代时后周在统一战争中,攻取后蜀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凤(今陕西凤县)四州的战役。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命凤翔节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军西征伐蜀。周

  • 嘉靖“提编”

    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役银的额外加派。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3年),因东南遭到倭寇侵犯,明政府在江南以提前征收下年度不当役里甲徭役银方式,加派银四十万两。因其法是“以银力差排编十甲,如一甲不足,则提下甲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