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石柳邓起义

石柳邓起义

清乾隆年间,湘黔地区的苗民起义斗争。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改土归流”后,身受本族头人、满汉官僚地主的重重盘剥。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贵州铜仁府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苗民,以“逐客民(满汉官僚、地主、高利贷商人),复故土”为号召,发动起义。湘西永绥厅(今湖南花垣)石三保,凤凰厅(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吴半生、乾州厅(今湖南吉首)吴八月等各寨苗民纷起响应, 攻占贵州、湖南、四川许多州县。清廷派湖广总督福宁、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率领云、贵、川、湘、鄂、粤、桂等七省十多万兵力前往镇压。苗民起义军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地形,善走山路及善用鸟枪的特点,与清兵战斗,屡战屡胜。清廷诡称“苗地归苗”,实行政治分化,收买出身于“百户”的吴陇登,诱杀起义军首领吴八月、石三保,并集中兵力围攻坚持斗争的石柳邓。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十二月,石柳邓在平陇战役中英勇牺牲。但起义人民并没屈服,他们退入山中继续战斗,直到嘉庆十一年最后失败。这次苗民起义延续达十二年之久。

猜你喜欢

  • 公亶父迁周

    周族在豳居住期间,受到北方戎狄部落的攻击,于是在其领袖公亶父的率领下往南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公亶父在这里建立城邑宫室,设置官吏,贬损戎狄风俗,奠定了周人国家的雏形,并且利用良好的自然

  • 仁宣致治

    明初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赈荒惩贪。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朝政,多

  • 晋文继霸

    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任用赵衰、狐偃等人,整顿内政,加强军队,发展农商,结束了晋国多年来政治上的动荡,使晋国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新局面。又在“尊王

  •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每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分领全国卫所,掌兵籍和军政。但军队征调权属兵部。

  • 社学

    元代村社设置的学校。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二月,元政府建司农司,同时颁布农村立社法令。之后,广大农村陆续建社。政府在立社令文中规定,每社都要建学,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先读《孝

  • 庚款

    见“庚子赔款”。

  • 麟台

    官署名。武则天天授年间(公元690年-692年),曾将秘书省改称麟台,秘书监改称麟台监。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秘书省”。

  • 兵农合一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的产物。西魏始行府兵制之初,府兵自相督率,不入民籍,兵士只习作战,不务生产, 别无赋役,所用甲槊戈弩等也全由官府配给,兵农处于分离状态。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规定“凡是军

  • 统一共和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再分配而不断分化组合。1912年4月以谷钟秀、吴景濂、彭允彝等为首,由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联合部分原立宪派分子组成统一共和党,提出“厘定行政区域,以期中

  • 北宋

    宋朝之前段。参见“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