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与匈奴的战争

匈奴族是散居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秦末汉初,中原政权无暇北顾,匈奴吞并其周围少数民族, 日益强盛起来。昌顿单于时拥有骑兵三十万,经常侵扰汉朝边郡。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兵围晋阳 (今山西太原),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余万大军迎击,被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方得脱险。汉被迫采用和亲政策,以缓和匈奴侵扰。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及经济力量的发展,汉武帝改变和亲政策,采取军事进攻方针。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 (今北京密云西南)。汉遣卫青率师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北抵高阙(一说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迂回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王,收复河南地,设立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直接威胁。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三月,霍去病带兵万余人,出陇西,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永昌西),西进匈奴境内千余里,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霍去病将数万骑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 , 越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南下祁连山,俘获匈奴三万余人。匈奴损失惨重, 内部分裂,昆(浑)邪王率四万人归汉。汉分徙其众于西北边塞之外,因其故俗分为五属国,在昆(浑)邪王、休屠王故地设立河西四郡,割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打开了汉朝通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骑兵和随军私从者十四万骑,分别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出发,深入漠北,穷追匈奴。卫青带兵出塞千余里,围攻匈奴伊樨斜单于军,单于突围而逃,汉军直追至��颜山(约在今蒙古杭爱山南)而还。霍去病军出塞二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获胜,封狼居胥山而归。自此后。匈奴远遁西北。汉昭帝和宣帝时期,汉匈双方继续处于敌对状态, 时有军事行动。匈奴在汉的不断打击下,加以天灾人祸,一蹶不振, 内部发生分裂,出现五单于争立局面。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至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向汉称臣,送子入侍。甘露三年,亲到长安朝见。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遣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结束了汉朝与匈奴之间长达一百七十余年的战争。

猜你喜欢

  • 广学会

    英美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设立的编印宗教书刊的文化侵略机构。1887年(光绪十三年)山英美传教士创立于上海。会员有李提摩太、韦廉臣、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人。初名为国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中国海关总税务

  • 西厂

    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设立西厂,由宦官汪直提督厂事,其权势超过东厂。汪直以西厂为据点,勾结朝官王越、陈钺,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威势倾天下。西厂特务横行各地,引起

  • 募兵制

    唐代中叶以后推行的一种征兵制度。唐代前期承袭隋制,实行府兵制,逮至唐代中叶,均田制渐趋破坏,农民所占土地日益减少,生活极难维持,沉重的兵役更无力负担,府兵制亦渐趋破坏。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少量募兵在唐初

  • 隆武政权

    南明唐王政权。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弘光政权灭亡,同年闰六月,郑芝龙、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建元隆武。郑芝龙把持朝政,无意抗清。与鲁王政权不但不能合作,反而关系恶化, 形同水火

  • 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亦称“贤首宗”。华严宗主要通过论证所谓尘(外部客观世界)是心(内心主观世界)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宣扬

  • 南阳保卫战

    唐军保卫南阳(今河南南阳),抗击安史叛军的战役。南阳地处中原与江汉之间,为江汉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安史叛军占领中原之后,江、淮财富不得不经由长江、汉水运抵洋川(今陕西洋县),再输入关中。这条运输线

  • 采石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诏。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六月,金海陵王迁都开封,括马签兵。九月,发兵大举攻宋。宋淮西守将王权不战而逃,淮东守将刘锜也败退江南。两淮遂为金军占据。十一月,金军自采石(今安徽当涂

  •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先后在安平建台湾城,在台南建赤嵌城,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引起台湾各族人民的深恶痛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四月,郑成功令儿子郑经镇守金、厦,

  • 翰林学士院

    官署名。简称学士院。掌协助皇帝起草制诏、赦敕、国书、宫廷文书及备顾问。唐玄宗开元年间,为安置文学侍从始设。宋代沿置,而权位日重,负责草拟任免将相等机密诏令。别称“玉堂”、“玉署”或“北扉”、“北门”。

  • 假民公田

    两汉时代,封建国家掌握有大量国有土地,在动乱年代或灾荒饥馑岁月,为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朝廷把公田租借给贫民进行生产,收取租税,称为假民公田。接受假田的对象有流民、郡国贫民、无田者。田地有公田、游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