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元末南方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首领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首领彭莹玉,又名彭翼,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十岁入慈化寺为僧,后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并用矿泉为人治病,深受群众拥戴。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彭莹玉与弟子周子旺率众起义,兵败后亡走淮西,进行秘密传教活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夏,彭莹玉及其徒赵普胜等起兵巢湖。八月,徐寿辉与麻城(今属湖北)铁工邹普胜起兵蕲水(今湖北浠水)。十月,徐寿辉称帝,建都蕲水,国号天完(一说国号宋),年号治平。次年,天完军在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连连取胜。起义军以“摧富益贫”相号召,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至正十三年五月,元江浙、河南、江西数省官军大举围剿,天完军所占城池未及巩固,大都得而复失。年底,都城蕲水失陷,徐寿辉败走黄梅山区和沔阳湖中。至正十四年,元军主力在高邮之战中为张士诚部大败,天完军势力再起。至正十五年,天完军倪文俊部迅速攻占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武昌、汉阳。至正十六年正月,天完军迁都汉阳。倪文俊自恃功高,图谋杀徐寿辉自立。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为部下陈友谅所杀。至正十八年,陈友谅在江西攻城拓地,进展迅速。徐寿辉拟迁都龙兴(今江西南昌),为陈友谅所阻。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徐寿辉率众自汉阳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伏兵城外,尽杀徐寿辉部属,只迎徐寿辉入城。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并自称皇帝,改国号汉,建元大义,天完政权覆亡。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在长江流域长期坚持反元斗争,为推翻元朝黑暗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 金朝

    朝代名。俗称金国。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阿骨打在领导抗辽斗争节节胜利的基础上,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俘天祚帝,灭辽。天会五年,灭北宋

  • 毕昇活字版

    北宋杭州布衣、书肆刻工毕昇,于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时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用方块胶泥刻单字,以火烧之使硬。另设一铁板,均敷以松脂、蜡、纸灰合成之药。再置铁框于其上,在框中密排胶泥活字。

  • 萨尔浒战役

    明与后金间的著名战役。明万历四十六年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兴师伐明。明朝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出镇辽东。次年,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想一举消灭后金。左翼中路以山海关总兵杜松率主力三

  • 史可法抗清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内部斗争激烈,朝政把持在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手中。镇守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左、黄得功在大敌当前时,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仇怨极深。只有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江北,坚决抗

  • 谷城受降

    明末农民军张献忠部接受明朝政府招抚的事件。崇祯十年至十一年(公元1637年——1638年),农民军接连失利,起义转入低潮, 明将熊文灿总督军务进驻襄阳,主张招抚农民军。崇祯十一年四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

  • 饶风关战役

    宋金问一次重要战役。金军自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败退后,又以撒离喝(完颜杲)部进驻凤翔(今属陕西),与吴玠军对峙。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正月,撒离喝绕开和尚原,率主力攻克金州(今陕西安康),沿汉

  •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通称“间岛协约”。中国吉林省与朝鲜以图们江为国界,所谓“间岛”,是图们江中的一小沙洲,位于中国一侧,自然属于中国领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朝鲜因闹灾荒有农民渡江至间岛开垦耕种,每年向中国缴纳租金。日

  • 湖北纺织官局

    见“湖北纺织四局”。

  • 十二卫

    官署合称。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渐分为左右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以总其事。东晋、南朝、北魏、北齐皆因之。西魏、北周则以十二大将军统率军队。隋炀帝置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武卫、左右

  •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法”。所谓“尽地力之教”,即鼓励农民“治田勤谨”, 积极生产。所谓“平籴之法”, 即丰年时,由官府以平价收购粮食;荒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