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建都之争

建都之争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退位。次日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荐袁以代。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对袁的野心有所察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三项条件:定都南京;俟新总统到南京受任之时,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始行解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企图以此约束袁世凯。但袁世凯不肯离开自己的老巢,拒绝南下就职。孙中山为促袁南下,派蔡元培等为迎袁专使赴北京。袁则指使北洋军第三镇统制曹锟在北京发动兵变,制造不能离开北京的借口;并让北洋军将领发表通电叫嚷“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 “大总统受任必难离京一步”,向南方施加压力。帝国主义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调兵遣将,故意制造紧张空气,配合袁世凯的阴谋活动。南方的立宪派、旧官僚也鼓噪而起,反对袁世凯南下,主张定都北京,指责孙中山等革命派不顾国家安危,固执己见,造成北方危机,怂恿黎元洪发出“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定亡”的通电,反对定都南京, 为袁张目。袁世凯阴谋得逞,迎袁专使也受到蒙蔽而改变态度,向南京临时政府建议取消促袁南下的要求,定都北京。孙中山在各方面压力下,只好再作让步,建都之争又以袁世凯获胜而告终。3月6日临时参议院通过允许袁在北京就职的决议,以后又议决定都北京。4月2日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猜你喜欢

  • 鲁港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1275年),元伯颜军沿江东下,宋贾似道督率诸路精兵十三万,与淮西制置使夏贵合兵抵御,同时又遣使至元军营求和,要求对元称臣奉岁币,遭到拒绝。二月。贾命孙虎臣率精锐七万赴池

  • 戊戌变法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变法运动高潮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港湾,争夺贷款

  • 均田制

    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它首行于北魏,废止于唐代中叶。北魏初年,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口流亡,土地荒芜,地籍紊乱,经济破败,税源枯竭,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孝文帝采纳给事中李安世的建议

  •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明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的格式定为八股文。其程式乃朱元璋与刘基所定,文章仿宋代经义,用古人语气,排偶体裁。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

  • 昆山军

    见“常胜军”。

  • 非子居秦

    秦国祖先的历史传说。据《史记·秦本纪》,非子为秦人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于养马和其它牲畜。周孝王得知后,命非子专为周王室在汧渭二水之间养马。马群大为蕃殖,孝王因此封给非子土地,使他

  • 雉河集会盟

    捻军的一次重要会议。太平天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淮河两岸捻军的遍地兴起。起初各支捻军各自为战, 互不统属,没有统一领导。在和清军及地主团练的艰苦斗争中,各支捻军感到有联合起来共同御敌的必要。1855

  •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1853年9月7日(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趁机擅改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所订的《上海租地章程》,拟订出《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规定租界界限

  • 约法会议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御用造法机构。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并解散了国会后,立即向约束其权力的《临时约法》开刀,要求政治会议修改约法。但政治会议是由袁指定议员组成的咨询机构,并无造法资格。于是政治会议议决另

  • 陈吊眼起义

    宋末元初福建汉、畲人民起义。畲族首领陈吊眼,即陈大举,又作陈钓眼,福建漳州人。元军陷临安,陈吊眼乘乱起兵,后归顺宋将张世杰,讨伐宋泉州降臣蒲寿庚。宋亡,陈吊眼率众坚持反元斗争。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