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舍人蔺相如使秦。秦王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传递给宫女及左右人观看,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见秦王无意偿还赵城,便借口璧上有斑点索回玉璧,因持璧站立,倚柱,怒发冲冠,对秦王说: “大王见臣,礼节甚傲慢。臣看大王没有意思偿还赵城邑,所以臣复取璧。大王必定欲逼迫臣,臣头现在与璧一同撞碎于柱上!”言罢持璧视柱,欲前撞击。秦王恐璧坏,乃道歉,召唤管事人员摊开地图,指点从此至彼十五座城市给予赵国。蔺相如识破秦王欺诈之心,乃要求秦王斋戒五天,设九宾之礼,届时正式献璧予秦王。秦王答应,并安置蔺相如于广成宾馆中。蔺相如料定秦王一定背约,乃遣其随员,将璧送回赵国。等到秦王斋戒五天,召见蔺相如时,和氏璧已送到了赵国。秦王无法,亦只得放蔺相如回国。后世称将原物归还本人为“归赵”、“璧赵”、“奉璧”或“奉赵”,均出于此典故。

猜你喜欢

  • 杜弢起义

    西晋荆、湘地区流民起义。西晋末年,梁(治今陕西汉中)、益(治今四川成都)二州十余万人流徙到荆(治今湖北江陵)、湘(治今湖南长沙)地区就食,遭当地官吏和豪强地主迫害。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西晋荆州刺

  • 经界法

    南宋清丈田地均定田赋的措施。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两浙路转运副使李椿年奏言经界不正十害,高宗遂下诏诸路置“措置经界所”,以椿年总其事。先行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继推广于诸路大部地区。其法:①

  • 文景之治

    汉初社会经济十分凋敝。文帝、景帝时期,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实行“轻徭薄赋”, “约法省禁”, “与民休息”各项措施,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较大发展。当时土地垦辟,人

  • 景定公田

    南宋理宗时强买民田以扩大“公田”的历史事件。理宗即位后,官僚贵势之家疯狂兼并土地,国家财政日绌。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和殿中侍御史陈尧道等,迎合权相贾似道之意,建

  • 三武灭佛

    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执政时先后打击佛教的事情。佛教是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之一,但寺院地主又与封建政府间存在着争夺人口、资产、土地的矛盾。因此,时常受到封建政府的抑制和打

  •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局外中立

    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战争后,腐朽卖国的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声称双方“均系友邦”,竟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划

  • 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所制定的一整套维系各级贵族上下、尊卑、贵贱、亲疏关系的典章制度。礼是执行这套典章制度的具体礼节仪式,乐是配合礼仪所奏的乐曲。凡是贵族阶级所强调的道德规范,如忠、信、孝、悌、

  • 中英通商章程

    见“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 至元通行宝钞

    元代纸币名。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开始印行。面值自二贯至五文凡十一等,与前此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并行,一贯当中统钞五贯,二贯当白银一两,二十贯当赤金一两。

  • 高升号事件

    “高升”号,英国商轮。1894年7月21日(光绪二十年六月十九日)“高升”号受清政府雇用运兵增援牙山清军,日本间谍探知这一情报,25日(二十三日)“高升”号等抵达牙山口外丰岛,遭到日本海军拦截围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