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惕隐司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太祖始置。掌皇族政教风化等事务。设惕隐(或译梯里己)总其事。其下有知惕隐司事、惕隐司事、惕隐都监等官。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太祖始置。掌皇族政教风化等事务。设惕隐(或译梯里己)总其事。其下有知惕隐司事、惕隐司事、惕隐都监等官。
三国之一。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子丕袭爵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改元黄初,国号魏,都洛阳。曹丕即魏文帝。曹魏疆域包括今淮河流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秦岭以北的关中、
官署合称。隋设十二卫以领府兵,另设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计四府,不领府兵。该十二卫、四府统称十六府。唐前期亦有十二卫四府之设。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将各府统称为卫,遂有十六卫之称。参见“十二
简称“议政处”、“国议”。后金建立后女真贵族议政与决策机构。清初沿置,是氏族贵族权力的遗迹。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置内阁,名义上为最高行政机关,而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仍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雍正
见“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边界的农民起义。首领雷再浩,湖南新宁黄背峒人,瑶族,青莲教首领。1847年10月(道光二十七年九月)雷再浩因不堪忍受封建剥削和压迫,在黄背峒聚众起义,后至广西全州、梅溪口等地,与李世
东汉初年为节省经费、发展生产而采取的措施。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省减吏员,合并县国。于是并省郡、国十个,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官吏减少十分之九。后来,又陆续裁减关都尉、护漕都尉、大司徒司直等
明代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的制度。为发挥官僚佐政和供咨询的作用,明代使“廷议”制度化。凡遇国家大事及推举文武大臣,则命内阁官与各衙大臣进行集议。参加的官员为阁臣、九卿、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以及有关文武官
王猛辅佐苻坚治理前秦的故事。王猛系汉族,出身寒微。苻坚登基前,与王猛志同道合,掌政后即以王猛为中书侍郎、中书令、京兆尹。王猛辅佐其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派
鲜卑本东胡族的一支。西汉时,臣服于匈奴,助其攻寇汉北部边郡。东汉光武、明、章帝时为汉保边塞, 攻击匈奴。和帝时,北匈奴西迁,鲜卑占其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强。安帝时,与汉通市,内附者一百二十部落,此后
宋金夹攻辽国的盟约。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掀起抗辽斗争后,辽朝统治迅速走向崩溃。北宋统治者妄图乘机联金兵以夹击辽国,收回燕云失地。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徽宗派马政自登州(今山东蓬莱)渡海与金太祖谈判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