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内朝官

内朝官

又称中朝官。西汉前期,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丞相均由开国功臣列侯担任,统领百官,总理政务,位极尊隆。汉武帝为提高皇帝威权,削弱丞相权力,一反惯例,任用布衣公孙弘为丞相,并封其为平津侯,使丞相处于皇帝掌握之中。又改太尉为大司马,冠以大将军之号,兼握政务及军事大权。同时,汉武帝又从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人中,选拔一些人为皇帝高级侍从官,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称号。这些人随侍皇帝左右,参与国家大政决策。汉武帝还选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出纳章奏,典掌机要。这就逐渐形成了由大司马, 左、右、前、后将军和侍中、常侍、散骑、给事中、尚书等官吏组成的“内朝官”,和由丞相为首的朝廷正式政务机构官僚组成的“外朝官”相对立。由皇帝的亲近侍从构成的“内朝”,成为实际上的决策机关,而“外朝”,则变成了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内外朝的形成,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猜你喜欢

  • 上林三官

    官署名。又称水衡三官。因设于由水衡都尉掌管的上林苑中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三铢钱、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此时上林三官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上林三官划归

  • 户调式

    西晋征收赋税的制度。司马氏政权在实行占田课田制的同时,还颁行了户调式。规定:内地丁男为户主者,每户每年向国家交纳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和次丁男为户主者减半。边郡地区,交纳相当内地数量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 邗沟

    古运河名。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夺中原霸权,为沟通江淮间水道,于公元前486年修筑了邗城(令江苏扬州),然后由此掘深沟,南引长江水,向北穿过今江苏高邮西,东北折入古射阳湖(在今江苏宝应附近),再西北

  • 大昌原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继续南下攻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蒙古军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断庆阳(今甘肃庆阳)粮道,进攻战略重地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金完颜陈和尚率领劲旅忠孝

  • 太平军第一次西征

    1853——1856年(咸丰三至六年)间太平军为控制长江上游各省以确保天京而进行的西征。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天国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率战船一千余艘溯江

  • 抗倭斗争

    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军民抗击沿海地区日本海盗集团的斗争。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

  • 晋骊姬之乱

    春秋初,晋献公伐骊戎(在今陕西骊山),夺得骊戎女子骊姬而归。不久,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被立为夫人,生子奚齐。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骊姬怂恿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安置在国都以外,然后又进谗言

  • 成都兵工厂罢工

    成都兵工厂工头随意克扣工人工资,工人向四川总督锡良控告,锡良派员调查,但调查人员和该工头及驻厂代表勾结,一再拖延不决,引起工人不满。1904年9月25日(光绪三十年八月十六日)全厂工人六百人罢工,并到

  • 天完

    元末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 牧野之战

    周武王克商的战役。参见“武王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