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修筑铁路之争

修筑铁路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大论争之一。1880年(光绪六年)中俄边境吃紧,应召入京商议军事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条陈“急造铁路”,指出铁路“于用兵尤不可缓”,并提出修筑北京至汉口、北京至浦口和北京至沈阳、北京至甘肃的南北线铁路。西太后将刘铭传的奏疏发交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议复。李肯定修造铁路种种好处力表支持,刘则以铁路阻碍民生厘税为由表示反对。从此持续数年的修路和反修路的论争揭开了序幕。首先反对的是内阁学士张家骧和御史洪良品,他们上疏,或言修路有三弊、或云修路有五害,措词激烈,廷臣附合者不少,西太后遂罢修路之议。论争第一个回合,以反对修路的顽固派的胜利告终。1885年(光绪十一年)李鸿章重提招商集股、兴办铁路。大学士左宗棠支持修路,指出: “外国以经商为本,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转运灵通,无往不利”。醇亲王奕譞以总理海军衙门大臣的身分与兵部侍郎曾纪泽联衔上疏,指出经中法之战, “始悉局外空谈与局中实际判然两途”,支持修路。从刘铭传倡筑路之议到此时, 已修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奕、曾联衔上奏后,朝旨批准将唐胥线延伸至天津,并于1888年建成通车。李鸿章奏请接造津通线,此议一出,顽固派群起攻之。先后有户部尚书翁同龢、礼部尚书奎润、内阁学士文治、徐会沣、御史余联沅、洪良品、屠仁守以及刘锡鸿接连上疏谏阻,提出修铁路有“资敌、扰民、失业”三大弊,修铁路是“急其末而忘其本”,沿袭“明季弊政”、“用夷变夏”,辨驳纷纭, “举朝骇然”。西太后将停办铁路七折发交海军衙门、军机处议复。论争处于决战阶段。除奕譞、李鸿章外,两广总督张之洞、首席军机大臣世铎也力主修路。李鸿章于1888年动工在宫禁修建西苑铁路,使西太后及未睹铁路火车的朝廷近臣开开眼界。奕譞、世铎联衔上奏,批驳顽固派所谓“三弊”,痛陈利害。西太后将奏折发交曾国荃、张之洞、刘铭传等人,令其“按切时势,各抒所见,迅速复奏”。于是刘铭传建议由津沽接造通京师、张之洞提出兴建内地干线芦汉线。原持反对意见的翁同龢也一反故态,提出先在边地试行,便利运兵。此时李鸿章进而提出兴办炼钢、轧轨、造机车等十二项工厂,为大规模修筑铁路进行基本建设。1889年,(光绪十五年)六月,光绪皇帝亲政后,发布上谕,正式委派李鸿章、张之洞会同海军衙门“妥筹开办”。坚持修建铁路的洋务派取胜,论争就此结束。

猜你喜欢

  • 滇案

    见“马嘉理事件”。

  •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满洲善后协约》。日俄战争以日胜俄败而告终,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三省南部地区的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1905年12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

  • 李敬业反武

    武则天的专政,引起唐朝大臣和宗室的强烈不满。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李世勣之孙李敬业以匡复庐陵王(即中宗李显)为名,在扬州 (今江苏扬州)起兵反武。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以唐之奇、

  •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

  • 算学馆

    唐代在国子监下设置的数学教育机构。隋代始行科举制,在国子寺设算学, 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进行数学教育。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在国子监设算学馆, 由算学博士教习数学,学生三十人。

  • 秦灭义渠

    战国时秦昭襄王灭义渠国的事件。义渠是少数族西戎所建立的一个古老国家,其都城故址在今甘肃宁县西北。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周赧王四十三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诱杀义

  • 两税法

    唐代后期开始实施的赋税制度。唐代中叶均田制破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租庸调法已不适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采纳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具体办法是: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仅存户税和地税。

  • 大仪镇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金与伪齐联兵自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渡过淮水南下。十月,进至扬州大仪镇(今江苏杨州西北)。宋将韩世忠亲率骑兵迎战。命士卒伐木为栅, 自断归路,各持长

  • 陈宣帝北伐

    陈宣帝收复淮南的军事行动。陈宣帝继位后,北周遣使约请共同伐齐,陈宣帝遂于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以大将吴明彻为北讨都督,率十万大军北伐。吴明彻先后攻占吕梁(今江苏徐州南)和寿阳(今安徽寿县)两个军事

  • 蔡愔取经

    传说,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在宫殿庭院中。次日晨,问于群臣。傅毅说:西方有神, 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汉明帝于是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教。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