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稹作。智度,本佛家语,意为“大智慧到彼岸”。师是对僧人的敬称。诗写一代高僧生平之际遇转折。四十年前,僧乃一勇武超迈的将军,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而今则身披袈裟,遁入空门,与世隔绝。诗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吴宫》末二句。从上句宴罢满宫酒醉的场面中,透出享乐颓废、醉生梦死的疯狂丑态,荒淫之状,言外见之;下句日暮流水漂花的细节,又包蕴着繁华将逝、覆亡在即的象征意味,极富象外之致。作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载:桓玄谋反失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大司马府厅前有一棵老槐树,枝叶疏密有致。殷仲文感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按:桓玄之父桓温曾官大司马。后因以“槐疏”为典,谓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之语,后用“目送归鸿”形容怡然自得,漫不在意的情趣。钱起《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春秋末楚隐士,与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至孝,行年七十,父母犹在,常着彩衣娱亲。事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多以“老莱子”代指孝子。罗隐《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应笑当年老莱子,鲜华都
【介绍】:韩偓作。以画景入诗,用精炼简省的笔墨,将所见山水景象准确生动地展现出来,充满诗情画意。诗作也隐隐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迷惘和孤独情绪,此乃作者被贬后流离失所、处境艰难的心情写照。
【介绍】:字鹄举,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大和初进士。尝为国子博士。贬端州刺史,终高州刺史。与许浑有诗酬赠。《全唐诗》收诗1首。
(一)(—fāng)①可以;无妨碍。王维《答张五弟》:“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白居易《斋戒满夜戏招梦得》:“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二)(—fáng)②不觉。杜荀鹤《白发吟》:
【生卒】:?—643【介绍】:唐代辞赋家。卫州卫县(今河南浚县西南)人。本姓直勒氏,祖孝政为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氏。仕隋为散从正员郎。太宗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授高陵主簿。十一年(637),擢弘文馆直
南朝宋谢庄《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表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后因以“谢庄千里思”为遥念亲友之典。韦庄《同旧韵》:“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