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梵志

王梵志

【介绍】:

桂苑丛谈·史遗》谓其为隋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于王德祖家林檎树上,为王收养,取名梵天,后改梵志。《云溪友议》卷下则谓其“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二书语涉怪诞,不足为凭。胡适《白话文学史》考其生卒年约为590~660年。王梵志诗全唐诗》不载。1900年发现的敦煌唐人写本王梵志诗有35种之多,加上散见于唐宋诗话笔记、禅宗语录中的王梵志诗,以项楚《王梵志诗校注》搜罗最为完备,经过重新分首、辨伪和辑佚,共厘定为390首。其诗多说理议论,对世态人情调侃讽喻,并依据佛教教义劝人止恶行善。语言通俗易懂,多以白话、俚语入诗,风格浅显平易,在民间广为流传。或谓王梵志只是泛指在俗的佛教信徒,并不一定实有其人,纵有其人,而世传“王梵志诗”则出自众人之手。项楚认为:“全部‘王梵志诗’决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无名白话诗人作品的结集。”“主要创作在初唐时期,特别是武则天时期。”“它们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王梵志诗校注·前言》)

【介绍】:

唐代诗人。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卒年不详。《桂苑丛谈·史遗》和《太平广记》卷八二谓其生于隋时,为黎阳城东王祖德从枯树中发现收养,初名梵天,后改梵志。七岁能语。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称其为“通玄学士”。从其诗中自述可知,少时家境殷富,多读诗书,一度遨游自得,后来家业败落,遁入佛门,四处流浪。其间似乎做过短期的监铸官,廉洁奉公。晚景凄凉,大约活到八十岁左右,至迟死于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之前。梵志“作诗讽人,甚有旨义”,“不守经典,皆陈俗语”,是初唐诗坛通俗诗派的代表。其作品直陈时事,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如《富饶田舍儿》《贫穷田舍汉》等,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为初唐诗人笔下所少见。更多的作品以说理议论为主,依据佛理教义惩恶劝善,讽刺世态人情,阐发禅机哲理,往往入木三分。但亦有一些作品宣扬封建伦理和宗教迷信,内容浅薄,格调不高。其诗风格通俗平易而多诙谐幽默,又于乖巧的调谑中表现深远之旨,在琐事常谈中寄寓戏笑怒骂之意,有着惊世骇俗的艺术功效。他的通俗诗在宫体诗盛行的初唐诗坛,独标异格,曾风行一时,影响不小。唐时已传至日本,《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载有《王梵志诗》二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梵志诗集》一卷,久佚。《全唐诗》未录其诗。本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王梵志诗唐五代写本多种,于是有刘复校录本、郑振铎校补本相继行世。项楚有《王梵志诗校注》。事迹见其诗及《桂苑丛谈·史遗》、《太平广记》卷八二引《史遗》。

猜你喜欢

  • 吕安亡

    向秀与吕安、嵇康友善,吕安、嵇康皆因孤傲忤时被诛。后向秀怀念旧友,作《思旧赋》以抒己志。后因以“吕安亡”为怀念亡友之典。韦庄《思归》:“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 了手

    完毕,完了。王梵志《心恒更愿取》:“忽逢三煞头,一棒即了手。”

  • 十三唐人诗选

    合集。一作《唐诗十三家》。唐姚合等著。清刘云份编。十五卷。此书专选姚合、周贺、戎昱、唐球、沈亚之、储嗣宗、曹邺、姚鹄、邵谒、韩偓、林宽、孟贯、伍乔十三家诗,可见其于唐诗甚重中晚。除周贺、姚鹄、孟贯外,

  • 韶禅师

    【介绍】:见德韶。

  • 抟扶

    犹抟风。谓仕途显达。黄滔《酬杨学士》:“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参见“抟鹏”。

  • 窦冀

    【介绍】:大历中官御史,六年(771)前后曾在永州,与永州刺史王邕、著名书法家怀素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 子舆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与子桑为友,曾接济子桑之饥。见《庄子·大宗师》。后用为咏周济贫士之典。韩愈《赠崔立之》:“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参见“子桑”。

  • 攀策

    指引缰策马急行。孟迟《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

  • 郭思

    【介绍】:宋人。字得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画家郭熙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登进士第。历仕通议大夫、徽猷阁待制、秦凤路安抚经略使、龙图阁直学士等职。《全唐诗》误收其《白石镇古城》诗2句。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介绍】:李白《公无渡河》诗句。二句是写黄河的名句。气魄浩大,为人传颂。昆仑,山名。在新疆与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入青海省。古时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龙门,山名,在今山西河津县、陕西韩城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