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夔州
刘健辉、刘新宇、刘红雨、张素华等编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13万字。本书详细考察了杜甫留滞夔州的概况,及其在夔州寓居时的生活行止,评介了夔州诗的丰富内容。资料翔实,考察严谨,对全面了解杜甫在夔州时的生活和创作情况颇有价值。
刘健辉、刘新宇、刘红雨、张素华等编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13万字。本书详细考察了杜甫留滞夔州的概况,及其在夔州寓居时的生活行止,评介了夔州诗的丰富内容。资料翔实,考察严谨,对全面了解杜甫在夔州时的生活和创作情况颇有价值。
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称夏后氏,亦省称“夏后”、“夏氏”。亦代称夏禹。李商隐《九成宫》:“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即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因山下水分东西而流,故名。温庭筠有《过分水岭》诗。
【介绍】:唐代女诗人。蓝田(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为会稽令韩嵩妾。韩去世后,王流落于会稽。光启三年(887)题诗于唐安寺壁。进士殷彝见而和之,以求谒见。王答诗拒之。《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补侍
饰有多种珍宝的马鞭。《晋书·明帝纪》载,晋王敦欲起兵作乱,明帝乘骏马密察敦营垒。敦觉,派五骑追帝。帝途中见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
带有书籍。《汉书·董仲舒传》:“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后以“挟书”指禁书之令。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介绍】:俗姓秦。日本国僧。武后长安间来唐,学三论宗。常出入于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唐玄宗)藩邸,颇受赏遇。客死于唐。《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首。
文聘,东汉南阳宛人。为荆州牧刘表属将。曹操破荆州后,收用文聘,委用为江夏太守。事见《三国志·魏志·文聘传》。后因以“征文聘”谓知人善任。罗隐《投寄韦右丞》:“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郤诜。”
汉末孔融为北海郡相,时称孔北海。及退闲职,宾客盈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见《后汉书·孔融传》。后遂用作饮酒、好客之典实。萧颖士《山庄月夜作》:“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介绍】:吴越间僧人,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6首。或谓僧延寿作。
唐人作诗用韵是依据韵书的,一首诗要求用一个韵部的字相押,有时一首诗中用相近的两个韵部的字相押,称为“同用”。如《广韵》中“冬”韵注明与“钟”韵同用。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以“新”、“人”、“芹”、“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