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昪

李昪

【生卒】:888—943

【介绍】: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今属江苏)人。少孤寒,流落为杨行密养子,后又为徐温收养,改名徐知诰。有武略,仕吴为宰相。昇元元年(937)建国,初称齐,后改唐,即南唐。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新、旧《五代史》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酒令2句。

【生卒】:888—943

【介绍】:

五代文学家。即南唐烈祖。字正伦。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少孤,流寓濠、泗间。后为徐温义子,冒姓徐,名知诰。仕吴,武义元年(919)累官至左仆射,参知政事。拜太尉、中书令。大和三年(931)出镇金陵。五年(933),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即帝位,建齐国,改元升元。次年,复姓李,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保大元年(943)卒,庙号烈祖。《全唐文》存文七篇,《唐文拾遗》补五篇;《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旧《五代史》本传等。

猜你喜欢

  • 韩常侍

    【介绍】:名无考。宣宗时郎吏,以眼病辞常侍,为御史。《全唐诗》存诗3首又2句。

  • 李泰

    【生卒】:618—652【介绍】:字惠褒。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太宗第四子。武德三年(620)封宜都王。四年(621)封卫王。贞观二年(628)改封越王。十年(636)徙封魏王。二十一年(

  • 刮骨

    ①指关羽刮除骨上药毒疗伤的故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后常以为咏勇士俊杰之典。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②比喻极其寒冷。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古训

  • 席上贻歌者

    【介绍】:郑谷作。乃诗人居长安时在一次宴会上写给唱歌之人的。首句言京城长安之繁华景象,次句写歌声之美妙动人,歌声凄切,撩动诗人思乡惆怅之情。后两句既表达了对歌者的敬佩之意,更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寂寞凄

  • 李师政

    【介绍】: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武德七年(624),太史令傅奕上疏请除去佛教,师政撰《内德论》为佛教辩护。贞观中,为门下典仪。《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内德论》一卷。此文收入《全唐文》。事

  • 念昔游三首

    【介绍】:杜牧作。诗是追忆往日游踪之作。第一首忆江南之游,第二首忆越州之游,第三首忆宣州之游。第一首突出作者潇洒飘逸的性格,宦游江南十载,不受繁琐礼节的束缚,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情之所至,辄吟诗遣兴;

  • 息妫怨

    【介绍】:王维作。见《息夫人》。

  • 自江陵沿流道中

    【介绍】:刘禹锡作。时长庆四年(824),由夔州刺史迁和州刺史。诗写从江陵沿途所见之景,长江两岸山川如画,使人如同置身画图之中,赏心悦目。作者愉快的心境也在这迷人的景物当中体现出来。“山叶红时觉胜春”

  • 举烽

    西周幽王昏庸荒淫,宠幸妃子褒姒,为讨得褒姒欢心,多次点燃危急时召集诸侯救援的镐京烽火台,失信于诸侯。后西戎来犯,再举烽火则诸侯不至,国破被杀。见《史记·周本纪》。后或以“举烽”为咏女宠之典。罗虬《比红

  • 平津客

    指达官显宦府邸的宾客。杨嗣复《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