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嫦娥奔月赋

嫦娥奔月赋

蒋防作。此是律赋名篇,以“一升天中,求弃尘俗”为韵。嫦娥奔月故事,本出神话,作者借此写嫦娥“嗟人世之如流”,因而翩翩仙去。赋的核心部分是展开想象的翅膀,极写她飞升时的洒脱、孤高。但她也并不那么冷淡寡情,当她飞升时,她迫不及待:“乘飞廉兮竦踊。”但当临近月宫时,她又忽然动情:“迫望舒兮寥慄。”临末又揣想她:“闺中结恨,感予于三五之时;笛里传情,听我于关山之曲。”含蓄地写出她虽然弃绝尘俗,但仍然依恋人间。赋的遣词造句比较雅素,与嫦娥的形象相称。一些句子对偶精工而不失自然平易,颇为传神。李调元说:“《姮娥奔月赋》云:‘振环锵珮,杂珠露之珊珊;云帔花冠,渡银河之耿耿。’写奔字最佳。中幅云:‘初疑妆以临镜,形影犹分;终类冰之在壶,辉华相失。’刻划精妙,乃在无字句处著笔,所以为高。至云:‘往而不返,谁谓与子偕行;仰之弥高,孰云不我遐弃。’贪用成语,此宋人所心慕手追者,然未免质直,于题不配。按此题限‘一升天中永弃尘俗’为韵,第五段失点一字,韵亦疏。”(《赋话·新话》卷二)

猜你喜欢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介绍】:岑参《逢入京使》诗句。二句信口而成,贴切自然,在马上相逢行色匆匆的情形下,表现了诗人思乡的复杂幽深心曲,发千古旅人之同慨。清沈德潜评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一九)

  • 三州唱和集

    元稹、白居易、崔玄亮著。贞元十九年(803),元、白、崔三人同登拔萃科。长庆二年(822),白居易除杭州刺史,次年,元稹、崔玄亮分刺越州、湖州,三州相邻,三人遂常寄诗酬唱,直至长庆四年五月白除太子左庶

  • 许飞琼

    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事见汉班固《汉武帝内传》。亦泛指仙女。李康成《玉华仙子歌》:“解佩空怜郑交甫,吹箫不逐许飞琼。”

  • 报应录

    传奇集。唐王毂撰。《崇文总目》小说家类著录为三卷。原书失传,《太平广记》中存有佚文,内容多系晚唐时期因果报应的故事。如《范明府》条(《太平广记》卷一一七引)记范明府预知“来年禄寿俱尽”,便用自己女儿出

  • 丰茸

    ①草木丰茂鲜美。孟浩然《襄阳公宅饮》:“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②喻指女子体态美好。王勃《采莲归》:“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 咬咬

    (jiāo—)鸟鸣声。李山甫《方干隐居》:“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介绍】:杜甫约于上元元年(760)冬作。裴迪,唐代诗人,初与王维同隐居于终南山,上元元年,在蜀州刺史王侍郎幕中。蜀州,州治在今四川崇州。蜀州东至成都仅百里,故两人有唱和诗互相寄赠。裴寄赠杜甫之诗,今

  • 正律

    指近体诗诗句的几种基本格式、平仄全合规定,无一拗者。亦即全篇完全合乎格律的近体诗。这一概念是由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中提出的。

  • 让田

    犹让畔。称颂地方长官以仁政化民。典出《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黄霸,家在阳夏……以贤良举为扬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女异路,耕者让畔。”卢纶《寄赠库部王郎中》:“威惩治粟尉,恩洽让田人。”参见“

  • 弹筝人

    【介绍】:一作《赠弹筝人》。温庭筠作。通过弹筝人的身世感怀写唐王朝的昔盛今衰。内容与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相近。刘永济曰:“弹筝人当系唐明皇宫伎,诗语系追忆昔时而生感叹,必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