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
见“北郭骚”。
见“北郭骚”。
本为商代师保之官,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商汤时伊尹任阿衡,故又专指伊尹。后世则成为宰相等辅弼大臣的代称。陈彦博《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直臣》:“阿衡随逝水,池馆主他人。”
光亮、鲜明貌。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忍含悲愤,不敢表露。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汉土民皆没为虏,饮恨吞声空嗢咽。”
【介绍】:大历初年在湖州与僧皎然等联唱。余不详。《全唐诗》存联句诗2首。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时安禄山已在渔阳起兵叛唐,但消息尚未传至长安,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已预感到大乱将至,忧心忡忡,遂作此诗。全诗分三大
宋洪兴祖撰。洪兴祖,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人。登政和八年(1118)上舍第,绍兴中召试,除秘书省正字,出典州郡,有治绩。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此谱成于宣和七年(1125),全书一卷,首列韩氏世谱,以下按
王粲十七岁被司徒征辟,诏拜黄门侍郎,但因当时长安战乱不断,便不就职,而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并作《七哀诗》以抒写时值战乱,背井离乡的哀愁,诗中有“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荆蛮非
宋蔡梦弼辑录。二卷。此书所辑录皆采自宋人诗话、语录、文集、说部,而取自葛立方《韵语阳秋》为多。全书二百余条(今存各本均不足此数)有关杜甫及杜诗的文字,于中可见宋人对杜诗之评介,颇有参考价值。《杜工部草
东汉有陈留老父欲劝张升躲避乱世而隐遁,有“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之语。见《后汉书·陈留老父传》。后以“藏鳞羽”谓隐遁。杜牧《雨中作》:“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介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宰相卢携之父,李翱之婿。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宣宗时,西川节度使白敏中辟为从事,仕终刺史。《全唐诗》录其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