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觊之

顾觊之

【生卒】:392—467

字伟仁,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郡主簿,历任山阴令、湘州刺史等职,善于治民,所至有政绩。迁吏部尚书,以与幸臣戴法兴不和,转为光禄大夫。寻阳王刘子房谋反,授以高位,不受。明帝复用为吴郡太守、湘州刺史。泰始三年卒,谥号简。(,参见《南史》)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猜你喜欢

  • 郑译

    【生卒】:540-591字正义,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西南)人。博览群书,知音律,善骑射。得周宣帝宠信,位内史上大夫。曾与杨坚同学,倾心相交。宣帝病重。译与刘昉引坚入宫。为相府长史。隋初,坚以其贪贿不理

  • 张桓

    字彦威,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人。由白马丞升国子典簿、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汝宁农民起义后,他隐避确山,后被抓获,杀害。谥忠洁。(十五,)【生卒】:约1304—约1351【介绍】:元真定藁城人,字彦威。以

  • 程维

    【介绍】:见程雅。

  • 张淳

    【介绍】:明安庆府桐城人,字希古。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赴任后日夜阅案牍判决如流。凡赴控者,即示审期。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官至陕西布政使。

  • 郭都贤

    字天门。湖南益阳人。明天启进士,授行人,分校顺天乡试,录得史可法等六人。历官员外郎、四川参议、江西学政、分守岭北道、江西巡抚。明末乱起,辞官隐居。明亡,削发为僧。历庐山、嘉鱼梅熟庵、海阳补山堂,益阳桃

  • 吕怀

    广信永丰(今属江西广丰)人。湛若水高徒。由庶吉士历官兵科给事中、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作《心统图说》,言明王守仁之良知与若水体认天理同旨,其要在变化气质。终南京太仆少卿。

  • 张廷玉

    【介绍】:明陕西延安人,字汝光,号石初。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山西副使、工部郎中。有《理性元雅》。

  • 恭镗

    【生卒】:?—1889【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振魁。琦善子。初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兼内务府银库员外郎,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出为湖北荆宜施道。光绪间,累擢黑龙江将军,疏请举办漠河

  • 梁国治

    【生卒】:1723—1786【介绍】:清浙江会稽人,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乾隆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好学爱才,治事敬慎缜密。卒谥文定。有《敬思堂文集》。

  • 邓述

    本名侍,邓颍孙。事孝文帝以谨慎见称。帝赐名述。历任齐州刺史、太傅长史兼太原太守等官。卒于司空长史任。(,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