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申时行

申时行

【生卒】:1535——1614

字汝默,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授编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辅,政务宽大,世称长者。欲收人心,罢张居正考成法,一切简易,亦数有献纳。务承帝意,不能有大建树。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有夺嫡之意。他屡疏请立太子,不听。会内阁亦有疏入,首列其名。时行方在告,密疏言其不预知。言官论其巧避首事之罪,排陷同官。被迫求罢归。赠太师,谥文定。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猜你喜欢

  • 陆釴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举之,号少石子。陆铨弟。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预修《武宗实录》,进修撰。出为湖广佥事,官至山东按察副使。有《病逸漫记》、《贤识录》、《少石集》。

  • 胡镇孙

    【介绍】:宋徽州祁门人,字安国。度宗咸淳元年进士。授黄州户曹,入沿江制幕。以才干进秩南康星子县令。秩满家居,会乱起,郡委治祁门县事,民赖以安。

  • 杨黼

    【介绍】:明云南太和蟠溪村人。白族。博学多闻,工篆籀,后好释典。庭前有大桂树,缚板树上,题曰桂楼,日夕偃仰其中。人称桂楼先生。注《孝经》数万言。父母死后,入鸡足山,栖罗汉壁石窟山十余年,年八十卒。所撰

  • 麻承诏

    【介绍】:明大同右卫人。麻锦侄。任宁夏参将,从平哱拜有功。后为苍头所杀。

  • 韩卓

    【介绍】:东汉陈留人,字子助。以符融荐,为太守冯岱主簿。灵帝中平初为大将军何进掾。其奴有于腊日窃食祭祖者,卓义而免之。

  • 郭贺

    【生卒】:?—63【介绍】:东汉广汉雒人,字乔卿。初为广汉主簿。光武帝建武中为尚书令,晓习故事,多所匡益。拜荆州刺史,有殊政,百姓称便而歌之。明帝巡狩南阳,赐以三公之服。永平四年拜河南尹,卒于官。

  • 方定

    【介绍】:明浙江淳安人,字志安,号止轩。博学善吟咏。洪武间以《诗经》领乡荐,分教东平州,转海州,与修《永乐大典》,迁泰县教谕。所至造就有方。有《止轩稿》、《听松集》。

  • 元义方

    元正子。推父荫入仕。迁福建观察使,用中官吐突承璀亲属为右职。由京兆尹出任鄜坊观察使,以苛刻为治,人多怨恨。【生卒】:?—813【介绍】:唐河南人。元正子。初以父死节,授华州参军。德宗贞元中,历京兆府司

  • 晋孝武帝

    【生卒】:362—396【介绍】:即司马曜。东晋皇帝,字昌明。简文帝子。哀帝兴宁三年,封会稽王。简文帝死,以年幼继立,由崇德褚太后临朝,谢安辅政。太元元年始亲政。太元八年苻坚来攻,谢石等战于淝水,大破

  • 尤怡

    【生卒】:?——1749字在泾。江苏吴县人。早年家贫,卖字为生。晚年,医学乃深。自号饲鹤山人,著书自得。对张仲景《伤寒论》、《杂病论》有新阐述,受医家重视。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