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左光斗

左光斗

【生卒】:1575——1625

字遗直,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中书舍人。升御史。巡视北京中城,捕治吏部强横恶吏,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大兴水利,北人始知种稻。光宗死,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宫府危疑,人情危惧,光斗与杨涟协心同力,扶幼主,转危为安。由是朝野并称“杨、左”。累升为左佥都御史。时,韩#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诸人都居要职。光斗与他们都相好,遂力图扶正去邪。与杨涟谋去魏忠贤,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条当斩罪,忠贤及其党皆怒,把他逮下诏狱,被狱卒整死。赠右都御史、太子太保。追谥忠毅。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


【生卒】:1575—1626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福王时追谥忠毅。


猜你喜欢

  • 良秀

    【介绍】:唐僧。蒲津人,俗姓郭。出家于中条山柏梯寺。后住长安西明寺。德宗贞元三年,奉诏与罽宾国般若三藏同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贞元五年译成。

  • 崔长生

    江南邳州(今江苏邳县)人。为人佣工养父母。遇饥荒,行乞于市,得糟糠,供父母食,自食草根木实。后得遗金为父母治埋葬所需。父母丧后,出游不知所终。

  • 孙隲

    【生卒】:?—912【介绍】:五代时滑台人。嗜学知书,微有辞笔。唐僖宗光启中,为魏博节度使从事,主奏记事,累迁至兵部尚书。后梁太祖开平三年,除右谏议大夫,迁左散骑常侍。雅好藏书,有六经、汉史等数千卷,

  • 普旷

    【生卒】:548—620【介绍】:隋僧。岐州扶风人,俗姓樊。七岁出家,居山为沙弥十五年。受戒后,乞食人间二十余年。时过讲席,听论开解,遂造精诣。后住樊川。北周毁佛时,曾往帝廷陈理,不从,遂还俗。武帝时

  • 郭贯

    【生卒】:1249——1331字安道,保定人。博学,精于篆籀。初由枢密中书掾,升至监察御史。大德八年(1304)任翰林直学士,奉诏与别速台彻里同帖木儿往镇高丽。官至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卒。追封蔡国公

  • 李洛能

    【生卒】:约1806—约1890【介绍】:清直隶深县人,名飞羽,字能然,也称洛能先生,或云捷能、洛农、老农。喜拳术,经商于山西太谷。从祁县戴文勋(一作文勋父龙邦)学心意六合拳。后回故乡,授徒甚众,其拳

  • 况暹

    【介绍】:明江西上高人,字鼎元。由举人历莱阳、汉川、归安教谕。官至光禄寺署正。制行纯洁,文章典雅。

  • 丘禾嘉

    【生卒】:?——1632贵州新添卫(今贵州贵定)人。万历举人,好谈兵。天启时,安邦彦反,捐资制军器,协擒其党何中蔚。迁翰林待诏。崇祯时,巡抚辽东,不尽其用。后巡抚山海永平,与孙承宗不合。乞归,卒。【介

  • 王锴

    【介绍】:五代时人,字鳣祥。好学工书。唐昭宗天复时奉使西川,因留蜀,官翰林学士。前蜀王建武成中除中书侍郎,劝王建兴文教。王衍时为宰相。后唐师至,锴代书降表。至洛阳,后唐授州刺史。

  • 敬播

    【生卒】:?-663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观进士,曾预修《隋史》、《晋书》、《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时梁国公房玄龄称播有陈寿之才。自撰《隋略》二十卷。(189上/4954,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