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心
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求通晓历数者,他上疏极谏,且涉及时政数事。略曰“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治乱兴废”,不在传国玉玺;“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言皆激切。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求通晓历数者,他上疏极谏,且涉及时政数事。略曰“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治乱兴废”,不在传国玉玺;“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言皆激切。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介绍】:
明山东人。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太祖诏求晓历数者。敬心上疏极谏,且论时政数事,谓国祚长短在德不在历数。
【介绍】:东汉太原晋阳人,字叔优。与弟泽总角共候郭泰,以询才行所宜。泰谓叔优当以仕进显。后为护匈奴中郎将。
【介绍】: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季夷。宋亡不仕,杜门著书,受家学,治《易》、《春秋》,躬耕孝养。尝从陈嵩伯讲学。有《蜡台稿》。
【生卒】:?-586字大士,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少习武艺,以骁勇著名。常从吴明彻征伐,每战必先冲锋陷阵。官至电威将军、北谯太守、岳阳内史,封海安县伯。至德四年卒。(,参见《南史》)【生卒】:?—5
羲堂侄。壮健知兵法。为统军,积战功封汝阳男。位至济州刺史。为官宽和,百姓得以安居。卒。谥惠。【介绍】:北魏荥阳开封人。郑羲侄。壮健有将略。屡为统军,以军功赐汝阳男。历仕尚书郎、步兵校尉,出为济州刺史。
【生卒】:?——1255字之道,庆元府昌国(今浙江定海)人。嘉定进士,累迁秘书郎,奏请宁宗早立太子。入对,极言州县贪风由爱色而起。又请访先儒解经注史,推荐程迥、张根所著书俱有益世教。淳祐九年(1249
字素清,绍兴(今浙江绍兴)人。至正十六年(1356)全家迁徙崇德之石门。是年,贼陷崇德,她携女登船以避。后贼数人奔入其船,她乃抱幼女投河而死。
【生卒】:?—前535【介绍】:春秋时卫国国君。名恶。卫献公之子。周景王二年至十年在位。周景王四年,卫大夫齐恶与鲁、晋、齐、宋、陈、蔡、郑之大夫及许、曹之君,相会于虢,重温“弭兵之盟”。七年,楚灵王初
【生卒】:?—前114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建元时任郎。前138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约其共同夹攻匈奴。他率百余人出陇西,经葱岭,至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至前126年归国,前后历时十三
【生卒】:?-847开成末回鹘为黠戛斯破散后他被可汗牙附近的十三部拥为可汗。又从黠戛斯处夺得太和公主。拥众至十万,建牙大同军北,频侵唐边。后大败于唐将刘沔,不久为部下所杀。(1955213,参见《新唐
【介绍】:五代时楚州山阳人,字德修。仕南唐。继父刘仁规为濠州刺史,尽反仁规苛政,人怀其惠。数年后,渐专恣不法,剽掠自奉。李璟时拜定远军节度使。移镇寿州。卒年四十,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