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唆儿火都

    按陈之子。因随从征伐有功,在铁木真时遥授左丞相,为千户。

  • 章炳麟

    【生卒】:1869—1936【介绍】:清末浙江馀杭人,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光绪二十三年任《时务报》撰述,二十六年入“张园国会”,力倡革命排满。二十八年往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

  • 汪莘

    【生卒】:1155—1227【介绍】:宋徽州休宁人,字叔耕,号柳塘。不屑科举之文,屏居黄山,研究《易》义,旁究韬钤、辞、老诸书。宁宗嘉定中,尝诣阙三上书,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不报。朱熹尝与通

  • 陶世徵

    【介绍】:清山西绛州人,字视庵。与李闇章、党冰坚同学,平生努力从《论语》追想孔子精神,与诸弟子极意摹拟之。

  • 程瑀

    字伯寓,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第进士。钦宗即位,朝议割三镇,命往河东,他奏愿奉使,不愿割地。至中山,诸将守城抗金。还,除左正言。尝论蔡京罪,谪监漳州盐税。高宗即位,召为司封员外郎。累官给事中兼侍

  • 李建崇

    【生卒】:?-953潞州(治今山西长治)人。少从军,后唐时屡有战功,任数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曾参与讨叛军安从进,以功授亳州团练使,再迁河阳、邢州兵马留后。后周建立,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年七十余卒。【生卒

  • 何安泰

    【生卒】:?——1864安徽舒城人。少时为佣工,后参加太平军。咸丰十一年(1861)从程学启降清。转战东南,无役不从。以功升至记名总兵加提督衔。死于嘉兴之役。赠太子少保,封骑都尉世职。

  • 韩通

    【生卒】:?—960【介绍】:五代时并州太原人,字仲达。弱冠从军,以勇力闻。仕后汉为军校。郭威镇大名,委以心腹。威入汴,建后周,通建功多。广顺初为右厢都巡检。世宗显德二年备辽军入扰,奉命筑城浚渠,且与

  • 马尔赛

    【生卒】:?—1733【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马佳氏。康熙间,迭授护军统领、镶黄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雍正二年,加赠图海一等公,号曰忠达。六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九年,授抚远

  • 张培

    【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抱一。诸生。有文誉。中年无子,以医自显。善画山水,自号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