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上。山高140余米,因形如堆积的麦秸垛状,故名。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北魏、西魏、北周间大规模建造。其后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亦陆续有修凿扩建。初名无忧寺,后称石岩寺。现尚存窟龛、摩崖雕刻194处,计有壁画1300多平方米,各种造像7200余尊,因山石不宜雕凿,其中造像多为泥塑。壁画大部分剥落,但尚可看出中原画风貌。窟内还有北朝“崖阁”7座,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中国佛教石窟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上。山高140余米,因形如堆积的麦秸垛状,故名。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北魏、西魏、北周间大规模建造。其后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亦陆续有修凿扩建。初名无忧寺,后称石岩寺。现尚存窟龛、摩崖雕刻194处,计有壁画1300多平方米,各种造像7200余尊,因山石不宜雕凿,其中造像多为泥塑。壁画大部分剥落,但尚可看出中原画风貌。窟内还有北朝“崖阁”7座,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金代行政建置。治所在咸平府倚郭县平郭(今辽宁开原县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北部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包括咸平府府属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归仁、玉山等8县,及韩州所属临津、柳河2县。全路共
?—1646清初将领。满族。栋鄂氏。阿兰珠伯父之孙,三等轻车都尉郎格次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时,父子随栋鄂部屯长阿格巴颜来归。初任佐领。清崇德七年(1642),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明锦州,招降明辽东总兵祖大
金将领。本名落兀。先世辽横帐人。契丹族。移剌氏。沉勇有谋,通契丹、汉字。天会(1123—1137)间,为完颜挞懒属下行军猛安,大败宋兵于楚、泗之间,以功为前锋。天会十五年(1137),从完颜宗弼(即兀
见“替里卫”(2148页)。
?—1664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纳明安氏。世居库鲁末博尔地方。初从征大同,至宣府城,遇敌千人,以奋勇击敌,赐“巴图鲁”名号。崇德六年(1641),从征明,围锦州,屡败松山、杏山、塔山兵。以功授三
羌部族名。又称南山羌。因居武始、洮阳(甘肃洮河上游)南山而得名。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叛秦,西秦主乞伏炽磐遣左丞相昙达招慰武始羌,征南将军吉毗招慰洮阳诸羌,为羌所败。
?—1282元朝将领。哈剌鲁氏。善骑射。自幼入质于成吉思汗,充第二斡耳朵(帐殿)忽兰可敦位下撞马奶官。曾从成吉思汗平定西夏。太宗(1229—1241年在位)时,随皇子阔出平定河南,皆有功。宪宗九年(1
见“伏里其卫”(798页)。
清朝将领。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自幼聪慧,好读经书。及长,在杨玉科帐下委办白井盐务,筹运军响。因勤劳务实功,赏戴花翎,以都司秩委署云龙州三七汛把总,后补龙陵左哨千总,兼办剌井盐务。同治十年(1871),
俗称塔湾舍利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辽宁沈阳皇姑区塔湾。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由沈州邑人李宏遂等发愿兴建。为八角十三级密檐砖塔。通高近35米。塔基为须弥座,周嵌石条,上下边缘为莲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