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令
元代驿站官员。其职权史无明载,但顾名思义,是负责领导驿站事务的官员。另置驿丞、提领,以襄理之。至元七年(1270)开始,省部官议定,各路总管府在城驿设官2员,于见役人员内选用,州县驿设头目2名。主管站务,任期3年。武宗至大四年(1311),诏令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设译令、驿丞。
元代驿站官员。其职权史无明载,但顾名思义,是负责领导驿站事务的官员。另置驿丞、提领,以襄理之。至元七年(1270)开始,省部官议定,各路总管府在城驿设官2员,于见役人员内选用,州县驿设头目2名。主管站务,任期3年。武宗至大四年(1311),诏令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设译令、驿丞。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糕点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稷子米面拌以稠李子或山丁子(均为野果)面,加糖拌牛油后压成糕片的食物。达斡尔族多于年节制作、食用,也是婚丧时用以款待客人的食品。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
见“嘉木样谢贝多吉”(2432页)。
1846—1906清代青海佑宁寺活佛,即王呼图克图四世。出生于青海仙米寺附近库隆沟。广惠寺五世敏珠尔噶桑图登赤列嘉措胞弟。道光二十五年(1845),王呼图克图三世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迎入佑宁寺。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中部。俗称郡王旗。牧地东界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西界右翼前旗,南界神木营边城,北界右翼后旗。隋唐时为胜州地,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斯)济
?—1756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达什达瓦妻。达什达瓦死后,代辖众。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部众迎降。秋,阿睦尔撒纳举兵反清,因不堪凌虐,率众6千余人迁驻巴里坤,获车臣默尔根哈屯号,意
①古代契丹部落首领的称呼。※奚(又作库莫奚)毗临契丹,首领亦称辱纥主。据《旧唐书》和《辽史》等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奚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唐以契丹地置※
官名。原系古代武官,《尚书·牧誓》有此官,统帅二千五百兵卒,取整数称之。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此官,以当地头目充任,为武职小土官,听命于官军,跟随征战。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尕藏班觉楞”,意为“善缘富乐洲”。在青海称多县。县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之萨迦派寺院。据传,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于嘎哇隆巴地方讲经灌顶,聚信徒万余人,由此嘎哇
参见“枢密”(1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