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雷公山

雷公山

山名。清代又称牛皮箐。位于贵州省东南苗岭山脉。海拔2179公尺。重山叠嶂,绵亘二三百里。北倚丹江(今雷山县北),南接古州(今榕江),西连都匀、八寨(今丹寨),东达清江(今剑河)、台拱(今台江)。山中危岩切云,老樾蔽空,雾雨冰雪,四时不春。累年落叶堆积,行如软土。为一人迹罕至之原始森林。清雍正十三年(1735),古州爆发以苗民※包利、※红银率领的苗民起义。时至乾隆元年(1736)三月,在经略张广泗重兵分路围攻下,义军退守于此。因缺食少居,遍地榛莽,瘴疠横行,起义军死于饥病者众。五月,包利、红根等先后战死,山泽失陷。三年,清廷下令封禁此山。直至民国时,未尝有车辙马迹涉其境内。

猜你喜欢

  • 伊斯迈耳汗

    见“伊思玛业勒汗”,(812页)。

  • 撒马都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子君。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市。其祖先原住市周各县。详见“彝族”(2594页)

  • 镇蛮校尉

    参见“南夷校尉”(1593页)。

  • 梁唐晋汉周书

    见“旧五代史”(523页)。

  • 答阑捏木儿格思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捏木哥思。位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南。蒙古国建立前,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4部塔塔儿人居该地。宋嘉泰二年(1202),为铁木真(成吉思汗)所灭,并入蒙古。

  • 马特本

    契丹语官名。初为地方组织※弥里(相当于“乡”,或更下一级单位)之长官;后弥里长官改为※辛衮。

  • 北剋部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二部,成为辽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

  • 打牙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交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人。不是固定职业,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撮合,一般是由能说会道,多少了解一点市集行情者充任。主要为买卖双方议价,或代为计量,或从中撮合促成买卖与交换。

  • 天祝

    地名。即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西南,东接甘肃景泰县,南连永登县,西邻青海门源、互助县,东、北部界甘肃古浪、武威。为藏族聚居。明末清初实行千百户制,雍正年间废。乾隆时形成36族,以寺院划

  • 满文老档

    书名。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