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敦

阿敦

①满语音译,意为“牧群”。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1661—1677),禁中设“阿敦衙门”,由御马监改称,即上驷院前称;辖以“阿敦昂邦”,即后称“上驷院卿”,正三品,2员,掌御马等牧养、管理、使用诸政令。该衙门坐落在东华门内三座门北侧,隶内务府。上驷院御马、仗马、备祭堂子马、花马、驽马、盛京听差马、关口外牧场马等,各有其用,皆分群(厩)牧养。牧丁之上辖以牧长,满语称“阿敦达”,武职七品,有单、双俸之别,上驷院内阿敦达,食双俸。又上驷院续设“阿敦侍卫”,多时达21员,掌值班为提供御用之马及试骑、选用御马。凡该班者,日以同毛色御马4匹,停放内廷禁门景运门外箭亭南侧,备皇帝需用时顷刻可得;若帝王移驻圆明园时,则日以6匹停放于大宫门之右。每年冬春,令于大内备选马中试骑,驯顺者以充御马,否则以归入驽马群。凡于关口外诸牧场阅选御马,亦必会同该牧群阿敦达而为之。 ②(?—约1621)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从弟。随身侍卫。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组八旗,隶努尔哈赤所属正黄旗,代“总其兵”。国人以“阿敦阿哥”称之。家资富庶,属有农庄(即农幕)。为人聪慧,机智多谋,识蒙古文。后金内政外交,无不佐理。天命四年(1619),萨尔浒大战后,朝鲜国书信往来,亲自审理;太祖立嗣,亦探其意。因参与大贝勒代善与四贝勒皇太极争权斗争,以扰乱国政罪被囚,卒于狱。

猜你喜欢

  • 乔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晋代,与呼延氏(原作呼衍氏)、卜氏(原作须卜氏)、兰氏为四大姓。历任左右都侯等要职。

  • 拓跋推寅

    鲜卑拓跋部首领。东汉初,乘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空虚之机,率众从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因其地虽广阔但多沼泽,遂谋更南徙,未行而卒。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

  • 陶思图城堡

    西夏遗址。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陶思图村东北黄河南岸。城略呈方形,边长78米,宽73米。夯土筑成,基宽4米,高1.5米。西、南各有一门,门宽6米。城堡保存完整。出土文物有陶、瓷器片、瓦片等

  • 允祹

    1685—1763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屡从帝巡幸。五十六年(1717),署内务府总管。寻掌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年(1721

  • 彭甘寄伦

    景颇族传说中始祖人物之一。当时以采集野果和用木棍打野兽充饥,不会用火,以树叶、树皮为衣。代表景颇族先人原始采集狩猎时代。

  • 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

    1182—1251乌思藏著名高僧。藏传佛教萨迦教派萨斯迦五祖之第四祖。出身于藏地区萨斯迦款氏家庭。原名班丹顿朱,幼从师受戒,出家学法,改名公哥监藏(又作贡噶坚赞)。宋嘉泰四年(藏历木鼠年,1204),

  • 嘎尔旦

    见“噶尔丹”(2499页)。

  • 明季北略

    书名。明末清初计六奇(1622—1687?江苏无锡人,字用宾)撰。24卷。清康熙十年(1671)成书,后有增补。因清初文禁严,未能及时付梓。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努尔哈赤初起,迄崇祯十七年(16

  • 朵豁剌惕

    蒙古部落名。为不鲁勒札儿—朵豁剌因(不丹札儿—朵豁兰)或朵豁剌歹之后裔,属尼伦蒙古人,同成吉思汗血缘较近,据《元朝秘史》,同为蔑年土敦后裔。在※“十三翼之战”中,该部与答里台、火察儿等组成一翼,助成吉

  • 忽鲁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忽鲁”为“统领”之意,“勃极烈”意为“官长”,合为“统领官”、“统帅”、“将军”之意。《金史·国语解》谓:“统领官之称。”阿骨打建国后,设谙班、国论、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