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喇布坦

阿喇布坦

①(?—1739)卫拉特蒙古青海绰罗斯部台吉。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子卓哩克图和硕齐孙,察罕丹津婿。康熙五十五年(1716),进京朝觐,封公品级一等台吉,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丹津举兵反清,察罕丹津率属走河州,与之相失,偕察罕丹津宰桑巴图等率1400余户内徙。罗卜藏丹津乱平,以功晋辅国公,仍兼札萨克。九年(1731),以噶尔丹策零谋犯边,奉札萨克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命选兵万人护青海诸台吉牧。卒,子纳木札勒车凌袭。 ②(?—1739)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西右翼前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墨尔根台吉之子。为青海和硕特诸旗之一。雍正元年(1723),拒从罗卜藏丹津反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为该旗第一任札萨克。

猜你喜欢

  • 八旗亭

    见“十王亭”(8页)。

  • 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摩崖

    宋代云南大理国碑刻。全称《大理国护法明公德运碑赞》,亦称《威楚德运碑赞摩崖》、《高量成碑》、《德运碑》等。在今云南楚雄市区西20余公里薇溪山石崖上。碑文作者姓名剥蚀无考,自称是“大宋国建武军进士”奉命

  • 僧厄

    见“僧格”(2454页)。

  • 额摩奇

    托忒语,喇嘛医生。一译额木齐。卫拉特蒙古人笃信喇嘛教。有疾病不请医生治疗,只延喇嘛诵经。诵经不能愈,再求其诊治。药物大都用中草药加工熬制成豪丸等形状。

  • 穷则

    藏语音译。又作群则。意为“作佛事者”。多为贵族僧侣,是靠向寺院及大堪布等发放布施而取得寺内免差特权者,分错钦(主佛殿)、扎仓及康村三个等级,依布施多少而定。

  • 亢五租

    亦作“空五租”。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部分高山族土地所交地租。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水沙连六社高山族拥地甚广,招募汉人前来拓垦闲旷空地,田开成后,纳其所获5%,故称。

  • 咸熙寺

    现名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辽宁义县城东北隅。据《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称:创建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由处士焦希赟创其基。清代重修时还曾在梁上发现“辽开泰

  • 沙忽带

    金代女真语。“舟”、“船”之意。女真族源于肃慎,该族在汉晋时称挹娄,经常在夏季“乘船寇盗、邻国患之”。按此,此词在女真语中出现当在东汉时期或更早。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

  • 扯儿必

    蒙元官名。又译“扯儿宾”、“彻儿必”、“阇里必”。《元朝秘史》简释为“官人”,无详解;《蒙古译语》释为“宰相”;《登坛必究》译作“把总”;那珂通世《成吉思汗实录》解释为“侍从官”。近人依其职守,认为近

  • 章噶

    参见“藏币”(2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