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锦语

锦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贵州省荔波县地莪乡和播尧乡的十多个自然村中。使用人约有二三千人,他们大都兼通汉语、布依语或莫语。地莪乡更方村的锦语有35个单辅音声母和数量相当多的唇化、腭化声母。各类声母都有舌尖部位和舌面部位的对立;清塞音除喉塞音外,都有送气的和不送气的对立;鼻音和边音都有清浊的对立(播尧锦语的清鼻音均已浊化);舌面擦音j还有带先喉塞的,清的和浊的对立v和w是对立的音位;浊塞音只有前面都带轻微先喉塞音的一套,而播尧锦语仍保留?b、?d和b、d的对立(播尧的b、d与水语和毛南语的mb、nd对应,只出现于单数调中,它们跟原始侗台语的浊塞音声母?b?d不同,古?b?d声母的词,均已清化念双数调),播尧b、d,古声母的词,在更方已跟?b、?d声母混同。更方锦语有i、e、a、o、u、ə、щ七个元音,作单元音韵母时,所有元音都是长的,带韵尾时,a、i、u有长短的对立;有—i、—u、—щ、—m、—n、—、—p、—t、—k九个韵尾,结合成73个韵母,播尧锦语韵母略少;有6个舒声调和3个促声调。锦语的词以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居多,几乎每个音节都有词汇意义。词类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它的主要语序是svo,除表示数量的定语放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外,其他定语多放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同时有几个修饰成份时,指示词都放在最后面;状语多在谓语后面,补语都在谓语后面,既有宾语又有补语时,补语有些在宾语前面,有些在宾语后面。

猜你喜欢

  • 輋官

    参见“抚瑶土官”(1053页)。

  • 达达

    见“鞑靼”(2488页)。

  • 利正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兴智年号。1252—?。

  • 清孝贤纯皇后

    1699—1748清高宗孝贤纯皇后。蒙古族。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乾隆二年(1737)册为皇后,皇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毛绒制为荷包进皇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皇上

  • 托时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佟。初任仓场侍郎。雍正五年(1727),因事罹罪被革职。七年(1729),授侍郎衔,偕副都统广西等率随员20人奉命出使俄国,欲联络俄国共同夹击准噶尔。八年(1730)十二月抵

  • 大凌河之战

    后金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后金天聪四年(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行反间计,假手明崇祯帝,杀了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焕。崇祯帝以老将孙承宗督师关内外兵马。孙继袁推行积极防御为主之策。防宁远、锦州,

  • 贞观政要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政书。原书唐吴兢撰,10卷。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共27面。页面22.5×14.5厘米,面8行,行间有竖格线,行15字,版口有书名和页码。存第四、第五卷的各一部分。1909年发现

  • 法王

    藏语称“却杰”。原为释迦牟尼称号之一。后引申为对闫罗王、神话故事人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及高僧等人之称呼。元至元七年(1270)封帝师※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代亦用之于藏传佛教首领的封号,如封阐化等

  • 坎色

    傣语音译,意为“贡物”。解放前云南傣族封建领主对辖区内被统治民族一种敲诈勒索方式。凡不同程度受傣族领主统治或控制的一些民族,如哈尼、布朗、拉祜、景颇等族,每年必须向傣族领主交纳一定数量的贡礼,上缴物品

  • 黄乃亥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青海同仁县隆务镇西北之山区,东接麻巴和四寨子两个部落,南连曲麻部落,西近兰采,北临尖扎县之类扎滩部落。原称黄日年藏维古,是同仁四维古之一,也是同仁十二族之一,为一个千户部落。“黄乃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