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梯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四川重庆市中区十八梯(今名中兴路)。系明成化十五年(1479)河南侍郎马文升(回族)谪戌重庆卫时,主持修建。清乾隆时期(1736—1795)来自江南之该坊穆斯林,在此举行沐浴盛典,兴旺一时。1939年遭日寇飞机炸毁,1942年重修,门易北向。寺依山而立,大殿雄伟壮丽,为阿拉伯式园顶建筑。现存明嘉靖年间所制青花大香炉,上有阿拉伯文,乃书法之精品,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伊斯兰教协会设于此。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四川重庆市中区十八梯(今名中兴路)。系明成化十五年(1479)河南侍郎马文升(回族)谪戌重庆卫时,主持修建。清乾隆时期(1736—1795)来自江南之该坊穆斯林,在此举行沐浴盛典,兴旺一时。1939年遭日寇飞机炸毁,1942年重修,门易北向。寺依山而立,大殿雄伟壮丽,为阿拉伯式园顶建筑。现存明嘉靖年间所制青花大香炉,上有阿拉伯文,乃书法之精品,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伊斯兰教协会设于此。
契丹开国初重要将领。名又记作阿骨只、遏古只。字撒本。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表弟,是淳钦皇后述律平亲弟,又为辽世宗怀节皇后(辽景宗生母)萧撒葛只生父。史载其性不羁,成人后,骁勇卓越,不惧强敌,尤长
?—1311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唆都子。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攻宋襄阳,以功充管军总把。十一年后,隶丞相伯颜,为知印。从破郢州、沙洋、新城、江州、太平州,加进义校尉,攻丹阳、吕城,破
藏族古族部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至元元年(1264)七月,以西番十八族部立定西州,行安抚司事。定西州属巩昌路,地在今甘肃定西、陇西、武山一带,治所在定西县。元末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司管辖,置正副
壮语音译,又称花街。壮族青年男女娱乐社交活动场所,与“歌圩”相似。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每年夏历三四月间举行,每次为期3天。有固定地点。届时,远近的壮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男的带沙糕、花生
即“苜蓿”(1332页)。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
见“哈兰城卫”(1639页)。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枪矛官,负责管理枪矛等军械,并协助征税。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二十田级”,领有俸禄
?—1669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顺治七年(1650),袭父谭拜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管梅勒章京事。九年,恩诏加世职一等。十五年(1658),从征贵州,获胜。十六年,至江南征郑成功。十
仡佬族住房。用树枝支撑架起的一种茅草棚。屋呈三角形,屋檐接地,四周用竹编或土作墙。房屋矮小、阴暗。流行于贵州、广西等地。旧为贫苦农民居住的房屋。现在多用作堆杂物或田间临时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