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郎君行记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花纹图案,框出一长方形,长142厘米,宽94厘米。上部为碑额,汉字篆书3行12字“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额下右部刻契丹小字5行97字,左部稍下刻汉字6行104字,文尾另注“右译前言”4字,明确指出契汉两种文字对译。文叙金太宗弟(钱大昕考证为撒离喝)游猎乾陵并重修陵上建筑事。在现存的契丹文字资料中,唯此碑与《※许王墓志》盖上6字为契、汉对译,故学者释读契丹字多从此碑入手,可见其珍贵。碑文最早著录于明代赵崡《石墨镌华》一书,清代金石著作论及此碑者更多,皆云“一字不能辨”,又因其刻于金代而误认为女真字,由是可知,明清以降,世人已不识契丹字,直至本世纪30年代辽庆陵契丹字帝后哀册出土,人们方悟碑上所刻是契丹字,从此研究者甚夥,迄今为止,此碑所得以解读的契丹字最多,然仍未获通解。

猜你喜欢

  • 蒙古农民

    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为中共北方工委领导下的农工兵大同盟机关刊物。在李大钊等人指导下,由多松年、乌兰夫负责编辑,于1925年4月25日在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正式创刊。以蒙汉两种文字印行。向内蒙古汉

  • 西壁讹答

    西夏晚期大臣。党项人。远祖系鲜卑人。襄宗时为太傅。应天四年(1209)蒙古主成吉思汗攻西夏时,守斡罗孩城(今属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巷战时被俘。

  • 那木欣

    朝鲜语音译,意为“木屐”,即朝鲜人古时穿的一种鞋子。原以木为底,以绒、布为帮。后演变为木制,以整块硬木雕凿而成。船型,前端有回勾跷起,以为装饰。高足,与地面有一段距离,在北方冰天雪地中可以保持温暖。据

  • 北周明皇帝

    见“宇文毓”(899页)。

  • 格尔巴

    藏语音译,亦作“古扎”,意为“私有者”或“上等贵体”,指世俗贵族,即官家等级。原西藏地方政府世袭官吏,占有一定土地和农奴,享有庄园,不向政府交付大笔税务,在自己的庄园向农民征收差税,是一特权阶级。

  • 尚·赞咄热

    吐蕃赤德祖赞赞普(704—755年在位)时大臣。一说此人即“赞咄名悉腊”。唐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以“大首领瑟瑟告身”名份,与宰相金告身尚钦藏等赴唐请婚,未果。三年,复使唐请婚,唐中宗以雍王李

  • 洪和城

    见“泥和城”(1515页)。

  • 和钦

    清代纳西族著名书法家。字敬中,号东桥。云南丽江坝区人。少时家贫,聪明好学,道光十七年(1837)优贡。善长书法,正、草、篆、隶各体皆工。咸丰年间(1851—1861),丽江被回民起义军占领后,赴鸡足山

  • 达旺

    地域名。亦作塔湾、门达旺。“达”即达尊,“旺”即灌顶,意为“人所共尊的授教(权)之地”。一说意为“马头神灌顶(摸顶)处”。位于西藏门隅地区中部。原为门巴族先民聚居点。※《君民世系起源明灯》载,9世纪初

  • 续黔书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名《黔中纪闻》。8卷。清张澍(字伯瀹,甘肃武威人,汉族)撰。为作者在嘉庆道光间出任贵州玉屏、遵义等地知县时所作。因体例多仿田雯的《黔书》,故名。内容记贵州地理、治乱、掌故、古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