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逻娑

逻娑

唐吐蕃王朝古都。又称逻些。即今拉萨。位于今西藏中部,拉萨河中游。吐蕃雅隆部落强大后,其首领囊日松赞率部北伐,败原占据逻娑川(拉萨平原)之苏毗部,遂以逻娑为政治中心。至松赞干布时正式以此为都邑。先后建大昭(逻娑祖拉康)及小昭(逻娑热木切)2寺,又于红岩山(今布达拉山)建修行处,置佛供奉。一说2寺分供释迦牟尼(文成公主所带)及不动金刚(尼泊尔公主所带) 2佛像,查拉路甫山摩岩亦雕刻佛像,礼佛敬奉,一时蔚然成风,故称其地为“逻娑”,意为“神地”、“佛地”。另说,相传大昭寺一带原系一片沼泽,遂征百姓以山羊自彭域驮土填之,奠基建寺,遂称该地为“热萨”,意为“山羊(驮)土”。长庆二年(822),唐蕃会盟,于大昭寺前立《唐蕃会盟碑》,申明唐蕃“社稷如一”,世代和睦。明代又先后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连同此前之木鹿寺,形成四大林(寺):功德林、策墨林、希德林、丹吉林。寺院林立。清代五世达赖及第斯桑结嘉措执政时,先后建成布达拉白宫(建于1645—1648)与红宫(建于1690—1693)。成为闻名中外的建筑群体,风格独特,世称一绝。七世达赖时以乌尧颇章及格桑颇章为主,建成罗布林卡(宝贝园林);八世达赖时予以扩建,成为历世达赖喇嘛之夏宫。清廷于此设驻藏大臣,建衙设官,统管西藏。其地有清廷命令设置的噶厦公所、常驻清军的札什城、平定西藏碑、药王山(甲波日山)及关帝庙、布达拉宫与药王山之间的过街佛塔等许多有历史意义的古迹。诸大贵族的官邸亦在此四周兴起。以大昭寺为轴心的八角街形成为民间集市,中外商人云集于此。其周围林间、又多处设有林卡,为贵族之别墅。其称沿用至今,现成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猜你喜欢

  • 泰实

    见“太石”(272页)。

  • 合赞

    ①(1271—1304)伊儿汗国第七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鲁浑汗长子。幼抚育于祖父阿八哈汗处,习蒙文、畏兀儿文。阿鲁浑在位时,承袭父原有封地呼罗珊、祃拶答而及剌夷、火木思。成宗元贞元年(1295)

  • 岱青和硕齐

    见“察罕丹津”(2474页)。

  • 马宗融

    1892—1949现代作家、翻译家。四川成都人。回族。出身小贩。1931年前后入成都德文学校学习,1914年东渡日本求学;1918年因参加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的示威游行,被驱逐回国,在上海

  • 卜列革

    ?—1460明哈密忠顺王。又名孛罗帖木儿。蒙古贵族。※卜答失里子。天顺元年(1457),兄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卒,遣使告哀,明廷从其母弩温答失里奏请,封为忠顺王。在位期间,一岁数贡,其部属屡受明廷封爵。

  • 曲先

    即“苦叉”(1330页)。

  • 大瑟瑟

    ?—1121辽天祚帝妃、女诗人。一作萧瑟瑟。渤海王室后裔,大父房之女。乾统(1101—1110)初,天祚帝幸耶律挞曷第,见而爱之,匿宫中数月。后听取皇太叔和鲁斡劝谏,以礼选纳。三年冬,册为文妃。生蜀国

  • 诺低

    彝族音译,意为“一般黑彝”或“一般骨头的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主阶级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骨血中混入其他等级、其他民族成分而“不太纯”的一部分人。他们可用重金聘娶“诺伯”的女子,但

  • 阿剌罕

    1233—1281元朝大将。又译阿里罕。蒙古札剌儿氏。※也柳干子。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围宋鄂州(今武昌)。世祖中统二年(1261)从帝大败叛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

  • 蒙兀儿斯坦

    见“蒙古斯坦”(2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