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典

通典

书名。中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唐杜佑撰。200卷。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始撰,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成书。此书以事类为中心,分《食货》、 《选举》、 《职官》、 《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典,采集五经群史、汉魏六朝文集、奏疏中关于典章制度的材料,按朝代先后编次。其中《食货》12卷,叙述土地、财政制度及其状况;《选举》6卷,叙述选举士官、爵位制度及考核官吏治绩的政令;《职官》22卷,叙述官制源流沿革;《礼》100卷,叙述各种礼仪制度;《乐》7卷,叙述乐制概略;《兵刑》23卷(内兵15卷,刑8卷),叙述兵略、兵法和刑法制度;《州郡》14卷,叙述历代舆地沿革;《边防》16卷,叙述历代四境民族邦国情况。每典又分为若干子目,共1500余目,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迄唐代宗、肃宗两朝(其中个别材料系后人增补)之典章制度,悉备于此。所据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书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踵其后者有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后又有袭其体例的著作陆续出现,合称“九通”、“十通”。开创史书新体裁,是此书的最大特色与其成功之处,有明刊本、清武英殿本、清咸丰九年(1859)崇仁谢氏刊本,同治十年(1871)广州学海堂本。通用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连《十通索引》共21册,本书是其中的第1册。

猜你喜欢

  • 蒲速?

    契丹语,又译作“普速完”、“蒲速斡”、“蒲速宛”。《辽史·国语解》称:“蒲速��,义与耶鲁��同。”“耶鲁��,兴旺

  • 棠魔

    古族名。今傣族部分先民在唐代的自称。始见于唐·樊绰《蛮书》。属“白衣”的一部分。分布在今云南红河流域与越南莱州北部一带。俗善养牛马,与汉区贸易。明代地方志中又写作“歹摩”,即“傣勐”的同音异写。近代云

  • 内大相

    见“曩论掣逋”(2589页)。

  • 故国壤王

    高句骊国第十八世王伊连的谥号。伊连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继位,十七年(392,一作十六年)死,葬于故国壤,国人因其葬地加此谥号。

  • 权鼎雄

    ?—1221西夏大臣。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天庆(1194—1205)进士。以文学名世,授翰林学士。襄宗立,弃官入青岩山隐居。神宗立,召为左枢密使。曾奉使谢金横赐,与金接伴争相见仪,金人服其论正。后

  • 且末城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魏书》之《西域传》。为且末国都城。遣址在今新疆且末西南15里处。当地残余城墙犹存,房屋基址清晰,时有古物、铜印等出土。

  • 铜爨

    古炊具。南北朝时期,梁益州的僚人用铜铸制的一种炊具。口大腹宽,既轻又薄,极易熟食。

  • 夏卜让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北部,东、北接贵南县鲁仓千户部落,西临黄河,南接卡力岗。与兴德县夏卜让千户原为一个部落,数百年前,由甘肃夏河一带迁至青海黄南同仁一带游牧,因与当地部落纠纷,又迁至同德县。清道光

  • 觉莫

    拉祜语音译。旧时云南省东河区拉祜族原部落头人的称谓。最初由各村社头人公选,主要处理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公共事务和排解纠纷。除年节各村社送其些礼物表示尊敬外,主要自耕自食。后随着傣族封建土司统治势力深入这一

  • 波塘

    藏语译音。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穷结地方。亦称宇妥。家族成员中有康熙十三年(1674)被五世达赖喇嘛派往内地的使者波塘索南旺布。亦有多人任军事要职。波塘巴额珠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任前藏代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