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辽西郡

辽西郡

古地方政区名。始置于燕,秦汉因之,隶幽州。因在辽河以西得名。西汉时领且虑(依郭县,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西)等14县,辖境东至今辽宁北镇县附近与辽东郡毗连,西在今朝阳市南、河北平泉县北与右北平郡相邻,南临渤海,北达今内蒙古库伦旗与奈曼旗境。东汉时因建置变动,后只领阳乐、海阳、令支、肥如、临渝等5县,治阳乐县(原在义县西南,后迁河北卢龙县东南)。另9县,即在今北镇县附近的昌辽(一作交黎)、宾徒(从)、徒河3县,东汉安帝时(106—125)与辽东郡的无虑、险渎、房县等,别为辽东属国;余废或并入他县。曹魏和西晋时期,与东汉同(一说只领阳乐、肥如、海阳三县)。东晋十六国时,治所先移于令支县,后又迁到肥如县。北齐时废。隋大业初复置(元年为605,一说在八年),统柳城一县,治和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唐初改置燕州总管府。

猜你喜欢

  • 布儿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年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布尔哈卫,并说清代有布尔哈渡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西30里老城)西120里。

  • 额克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额尔克卫,并说清代有额尔克山,在默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

  • 克失旦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代汉籍亦译作“黑石炭”、“克石炭”等。清代文献译作“克锡克腾”、“克西克腾”、“克什克腾”等。名称源于成吉思汗时创立的扈卫军“客失克田”(怯薛丹)。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为

  • 完颜赛不

    ?—1233金大将。女真族。完颜氏。金始祖函普弟保活里之后。沉厚有大略。初补亲卫军,选充护卫。明昌元年(1190),由宿直将军授宁化州刺史,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泰和二年(1202),转胡里改路(治今黑

  • 归化城土默特右翼旗

    清归化城土默特二旗之一。后金天聪六年(1632),俺答汗后裔俄木布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携古禄格、杭高等归附。后俄木布反,被平定。崇德元年(1636),编所部为2旗,称归化土默特,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

  • 裸蛮

    又称裸形蛮,封建统治者对部分景颇族先民的侮辱性称呼。唐时散居于祈鲜山(今伊洛瓦底江西岸的甘高山)以西。作栏舍而居,以采猎为生,取木皮以敝体。无君长。当时尚处于原始社会。

  • 清朝通典

    又名《皇朝通典》。书名。清官修。1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成书。体例与《续通典》同,分为九典。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

  • 柳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课课不花

    见“阔阔不花”(2275页)。

  • 黑水府

    即“黑水州都督府”的省称(2231页)。